寶寶心裡苦,但是寶寶不說,此國「好高騖遠」最終付出慘痛代價
軍情
10-13
1977年,當最後一艘「納吉爾」級護衛艦開工後,印度終於獲得了相當的大中型水面艦艇建造經驗,同年,印度政府批准了新型驅逐艦計劃,代號Project15,簡稱P15計劃,這個計劃在1982年正式開始實施。
P15A型驅逐艦的首艦「加爾各答」號於2003年9月27日正式開工,2006年3月30日下水,2011年8月依照印度公布信息首批3艦成本已經上漲225%,由於種種原因直至2013年9月左右首艦才開始海試,2014年7月10日正式交付印度海軍,其服役日期曾經多次延遲。
印度軍工之所以如此效率低下,是有其深層次原因的。首先是大量依賴進口及仿製設備,以印度的P15A型驅逐艦為例,發動機和變速箱由烏克蘭提供,而轉動軸和螺旋槳則來自俄羅斯,雷達選用以色列的ELM2048相控陣雷達,防空導彈則為以色列的巴拉克8型垂直發射艦空導彈系統和巴拉克1型近程防空導彈。
這還不算完,P15型驅逐艦的魚雷,反潛火箭發射器均從俄羅斯購買,拖曳陣聲吶則來自法國,甚至使用的鋼材有60%從俄羅斯進口。印度想把這樣的「萬國牌」融合成一個整體談何容易,僅靠班加羅爾的工程師顯然是不夠的,一個國家的武器裝備水平最終還是由這個國家的整體工藝水平所決定的,可惜印度「好高騖遠」,直到現在也不明白這個道理。


※美國真是為友好國家「操碎了心」,送的禮物真的很適合盟友的需要
※這個軍工強國現在可以說是「一蹶不振」,只能靠著前輩的餘蔭過活
※雖說打仗沒有不死軍人的,但以俄羅斯這樣的犧牲到底還是有些蹊蹺
※看到北斗導航「神速進步」,美國這下慌了也為GPS「升級換代」
※此小國如何成為「最小超級大國」,其空軍如此牛顯然有其背後原因
TAG:上表天軍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