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協和輪轉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醫生你好,我也是學醫的,剛開始讀碩士的時候,我的導師有一次跟我說:「老師當年上臨床的時候,有一句話記得特別深,是協和的一位老教授說的,臨床臨床,就是要臨在床邊。」
當時聽到特別感動。可是我上臨床的機會不是太多,實驗任務太重...... 每周也就是上午跟著老師去查查房、處理一些小醫囑,每周 1~2 次的科室內部的病例討論,學到的臨床知識很有限。
想問問在協和進行臨床輪轉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該如何平衡臨床與科研的呢?
謝謝!
在協和這邊輪轉,除了日常的工作、查房時耳濡目染的帶教以外,協和還有各種各樣的巡診、專科小講課、組會、講座。
每周三中午,會有針對全院的內科大查房,每個科室輪流提出一個疑難病例,並請病人來到現場,由專科、其他相關臨床科室、醫技科室分別對病例各抒己見。
周五我們自己科會有自己的大查房,挑選每周的疑難病例,請自己科的各方面的教授以及其他相關科室的教授共同商討、指點。
至於那句話,個人認為老教授的意思指的不僅臨在床邊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臨在床邊用腦為患者病情思考、實踐、反思,用心為患者去著想吧。
再說兼顧臨床和科研的問題。
這本身就是應該在研究生期間學會的一種能力,正式工作後,既要忙臨床又要抓科研,甚至可能還有教學和行政的任務……如果這都不能兼顧,工作後要怎麼辦?
一方面,你得對實驗技術和臨床知識慢慢積累熟練,另一方面,你要提高效率,這樣以後自然會有更多的時間擠出來。
但一開始大家都很難做到兼顧,這時候就踏踏實實地做好手頭的工作。
比如你是科研型的,那就專心學好實驗,多發文章,這樣無論對以後找工作還是繼續深造都很有利。
至於臨床,你是科研型的,以後還工作時還要參加規陪的,那時候有的是時間讓你好好學習臨床。
還有,別以為查房和開醫囑就不是臨床,查房和開醫囑的時候有沒有思考過,導師為什麼這麼處理?如果我是導師會怎麼處理?導師處理的是否一定正確?如果不正確我要怎麼去查文獻去驗證?
我的導師就跟我說過,臨床上處處留心皆學問,臨床是要臨著床不斷地思考、實踐、反思的。
另外,真的嚮往協和,歡迎報考協和的博士!
從醫路上遇到了難題
來問丁香醫生!
本文來源於丁香園旗下「來問丁香醫生」產品公開回答。


※螃蟹講究「公煮母蒸」,別再傻傻分不清一起下鍋了!
※住在幾樓壽命更長?各科醫生的答案,你絕對想不到!
※血管堵了會要命,吃點什麼可以「通血管」?
TAG:丁香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