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直接照死癌細胞,放療還能怎麼用?
菠蘿說
首先公布第九、十期肺癌答題的幸運讀者,尋夢的南瓜和June兩位讀者答對了全部兩道問答,恭喜二位!請在後台留下您的聯繫方式(姓名、手機、收件地址)。其他人還有機會,繼續加油!
本篇是菠蘿聊肺癌的第11期,關於這次科普連載的詳情,大家可以點擊這裡查看。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放療在肺癌治療中的應用。
在聊了兩期肺癌的篩查和飲食後,咱們回到肺癌的治療上面,今天講講放療。
在現代醫學中,目前肺癌的治療方式,可以大致分為4類:手術,放療(包括傳統光子放療,新的質子放療,重離子放療等),化療藥物,新型藥物(包括靶向藥物和免疫藥物等)。
放療是使用放射線治療腫瘤的一種方法。
在肺癌中,放療應用非常廣泛。無論是小細胞肺癌還是非小細胞肺癌,無論是早期肺癌還是晚期肺癌,醫生都會考慮使用放療。
放療在肺癌治療的應用
1. 不能手術的早期腫瘤。手術是早期肺癌常見治療方法,但有時由於腫瘤的體積或位置等原因不能手術切除,或者患者健康狀態無法進行,或者患者拒絕手術,這些情況下,放療就是常見的選擇。
2. 手術後,使用放療(經常聯合化療),來消滅掉術後可能殘存的癌細胞,降低複發率。
3. 患者腫瘤太大,無法直接手術。使用術前放療(經常聯合化療),使得腫瘤縮小,能方便後期手術。
4. 針對性治療轉移病灶,如轉移到腦或者腎上腺等處的肺癌。
5. 減輕患者癥狀,包括疼痛、出血、咳嗽、吞咽障礙等。例如:當腫瘤堵塞氣管時,可以考慮使用近距離放射治療來縮小或消除腫瘤,減輕病人痛苦。
很多人分不清楚放療和化療,其實兩者從原理和適用症都皆然不同。放療和手術一樣,屬於局部治療,當病灶範圍或者個數有限的時候效果較好,但如果癌細胞廣泛轉移,光靠放療就不行了,而需要化療藥物,靶向藥物,免疫藥物等系統性治療方法。
放療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1896年,德國物理學家倫琴描述發現了X射線,其能穿透人體組織,攜帶高能量這兩個特性迅速引起醫學界的關注,幾個月以後,醫生開始用X光來檢測癌症,3年以後,瑞典醫生第一次用X射線治療腫瘤,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這是放療的開始。
接受放療的副作用
由於放療對腫瘤細胞殺傷的同時,也會對周圍的健康細胞造成傷害,因此副作用比較明顯。如果打算接受放療,有必要了解可能出現的副作用。
放療副作用的不同主要取決於放療的部位,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疲勞,噁心嘔吐,食慾和體重下降,照射區內皮膚改變(比如紅腫,水皰,脫皮),等等。這些副作用通常在治療後會逐漸消失。
但無論如何,副作用是不好的,會限制放療使用。因此現代放療,越來越強調精準打擊,新的技術發展能讓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受照射的劑量更低,這包括了調強放療(IMRT),立體定向放療(SBRT),伽馬刀等。
另外,大家現在常聽到的質子療法也屬於放療,只不過使用了完全不同的放射源。質子治療的最大優勢是副作用相對較小,但劣勢是價格非常昂貴,在很多時候性價比值得商榷。絕大多數肺癌患者沒有必要使用質子療法。
除了用大型儀器照射的「外部放療」,前面說到,肺癌里有時會用到「近距離放射治療」來減輕氣管堵塞等癥狀。在實施這種治療時,醫生通常會將一個小的放射性源放置到接近腫瘤的地方。由於放射源發出的射線射程短,因此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受照劑量較低。
但無論什麼形式,放療的主要原理就是依靠高能量射線攻擊癌細胞,破壞癌細胞內部分子,包括DNA,造成細胞死亡。
顛覆性的新發現
以前,科學家和醫生都認為直接殺死癌細胞就是放療的全部價值。如果放療治癒了腫瘤,那一定是因為每個癌細胞都被照死了。
在這種理念指導下,放療用於局部腫瘤很多,而用於晚期轉移癌症較少。因為如果全身多處有癌細胞,不可能把每個轉移的腫瘤都照一遍。而放療有副作用,如果風險大於收益,就沒必要做。
但隨著大家對免疫系統和癌症關係的理解加深,研究越來越多,情況有了變化。
1999年,瑞士一位83歲的老婦人被查出晚期腎癌,腎上面腫瘤很大,有6厘米,而且已經轉移到肺部和淋巴結,那裡布滿了轉移的癌細胞。由於她身體虛弱,而且有糖尿病,心臟病,無法手術。醫生最後決定用立體定向放療來攻擊腎上面那個巨大腫瘤,只希望能提高生活質量。除此之外,患者沒有接受任何其它治療。
結果出現了奇怪現象。
放療完兩年以後,老婦人還活著,腎上面腫瘤沒有進展,還是6厘米左右,但驚人的是,肺部密密麻麻的轉移腫瘤都消失了!
明明只放療了腎上面的腫瘤,為啥肺部腫瘤會自己消失了?
這種神奇現象叫「放療遠端效應」:對轉移的腫瘤,照射一個病灶,發現沒有照射的腫瘤也縮小了。
放療遠端效應的出現,顛覆了大家對放療的認識。顯然,放療不僅能直接殺死癌細胞,還能引起某種全身性的變化。
這種變化,目前認為主要是對免疫系統的調節。
放療調節免疫系統的機理很複雜,並不完全清楚。但重要的原理之一,是放療殺死癌細胞的時候,會釋放「危險信號「,從而激活免疫系統,讓免疫細胞能更好地識別並清除殘餘的癌細胞。
放療變身局部「癌症疫苗」
既然放療對免疫系統有重要調節作用,那能否把放療和免疫藥物聯用?
臨床上正在積極嘗試。
動物模型和一些臨床案例都顯示放療,尤其是立體定向放療能顯著增加免疫療法的效果。立體定向放療是一種比較新的放療技術,它用時更短,劑量更大,如果說傳統放療是小火慢燉,立體定向放療就是大火爆炒。
立體定向放療最初的優勢是能降低對正常組織的副作用,但最近研究發現這種「大火爆炒」在激活免疫系統的能力上似乎也更強,一箭雙鵰。
短短几年,針對肺癌,黑色素瘤,前列腺癌等的多項「放療+免疫療法」的臨床試驗已經在世界各地啟動。我們期待它們的好消息。
總而言之,放療是傳統的癌症治療手段之一,但老樹也會發新芽。無論是它的操作方法,技術,還是理論都在迅速發展和進步。放療不僅不會被新型治療方法替代,反而極可能成為未來肺癌綜合治療中越來越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好的,今天就聊這些。下一期我們聊很多人談之色變的化療。
讓我們一起努力,致敬生命!
—————— Q&A時間 ——————
讀者向日葵:我一直有個問題搞不懂,只有肺癌可以基因檢測,靶向治療嗎?別的癌就不適用此方案嗎?
菠蘿:並不是所有腫瘤都適合基因檢測,但也不是只有肺癌才適合。關鍵問題是檢測後有什麼價值,比如是否能幫助選擇靶向藥物,是否能幫助判斷生存期等。目前基因檢測用得比較多的還包括結直腸癌,三陰乳腺癌,腦瘤,一些罕見癌症等等。
肺癌知識問答
第11期
肺癌治療中,下面哪種療法醫生肯定不會考慮?
A:楔形切除術
B:碘131放射療法
C:紫杉醇化療
D:貝伐單抗
答案見下期「菠蘿聊肺癌」。
請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作答。每兩期我們會統計一次,並從這兩期知識問答都答對的讀者中,隨機挑選兩名幸運讀者,送上菠蘿親筆簽名的新書《癌症·新知:科學戰勝恐慌》一本。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上期答案:A(56%)。美國亞裔人群癌症發病率幾乎是所有種族中最低的,具體原因並不完全清楚,可能和基因以及生活習慣都有關係。肺癌發病率,每10萬人種,黑人是66人次,但亞裔只有37人次,約為黑人的56%,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亞裔吸煙率比黑人低很多。
大家繼續加油,我們在評論區等著你!
點擊下列標題,即可直達往期「菠蘿聊肺癌」
參考文獻
1.Immunotherapy and stereotacticablative radiotherapy (ISABR): a curative approach? Nat Rev Clin Oncol. 2016Aug;13(8):516-24.
2.http://www.cancerresearchuk.org/about-cancer/cancers-in-general/treatment/radiotherapy/radiotherapy3
3.Regression of non-irradiated metastasesafter extracranial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in metastatic renal cellcarcinoma. Acta Oncol 2006;45:493-497
4.Radiotherapy and immunogeniccell death. Semin Radiat Oncol. 2015 Jan;25(1):11-7.
5."Immunologic correlates ofthe abscopal effect in a patient with melanoma". N Engl J Med 366 (10):925–31.
6.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Proton Therapy: http://www.proton-therapy.org/
7.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http://www.cancer.gov/cancertopics/factsheet/Therapy/radiation


※中國淋巴腫瘤患者生存調查:近一半患者自費金額超過家庭年收入3倍!
※記住這12條,癌症患者能吃得更好
※【菠蘿精選臨床試驗】針對晚期肺癌的PD1免疫治療
※癌症患者應該怎麼吃?
TAG:菠蘿因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