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管理十幾個孫輩上學,開家長會時康克清親自到會
朱德的母親一輩子生了13個兒女,但5個早夭,只養活了8個。由於貧困,幼年的朱德被過繼給了伯父家,伯父家也很窮,但親兄弟、叔伯兄弟中,只有朱德受到了較好的教育。
朱德早早離開了故鄉上學,養家糊口的擔子,都落在了那些沒有離鄉的兄弟們身上了。朱德說:「是兄弟們省吃儉用,供養我讀書,沒有那些在家吃苦的兄弟,就沒有今天的我。」他很念及兄弟之間的手足深情,盡其所能為每一個兄弟家供養一個孩子讀書。
1952年春節來臨,朱德聽說在京工作的侄兒朱剛要回四川故里探親,就把他叫到中南海,讓他回去後與各家商量商量,送一個孩子來北京。朱德說:「到北京是來受教育,所以告訴家裡人,不要挑歲數大的,要挑在學齡左右的。來了從小學學起,一直到大學,爭取能培養出幾個真正的人才。」
過完春節,朱德幾個兄弟妹妹的兒子、孫子、孫女們,通過親屬和四川省委統戰部部長程子健,被陸續送到北京。他們是朱子明、朱小蘭、朱春元、朱和、朱玉珍、朱香林、朱香蘭、朱新民、朱俊書、朱傳書、劉德等。
就在這群孩子到京前後,朱德搬進西樓新居。本來很安靜的老人之家,一下子熱鬧起來。孩子中大的十多歲,最小的才五六歲,有男有女。朱德對這些孫輩們說:「接你們到北京是來讀書的,你們還沒有為國家和民族做什麼貢獻,所以也不能享受不該享受的待遇。」於是,朱老總除了讓年紀太小、需要大人照顧的和兩個女孩子,暫時先和他們住一起外,就在工作人員的住處找了兩間房子,安頓了其餘的孩子,並要求他們儘快學會自己管理自己。
因為孩子多,開家長會有時由警衛代去,但多數情況,是康克清親自到會的。孩子學習、成長中的一些問題,都由康克清親自處理。


※為何光緒帝不愛騎自行車,溥儀卻鍾愛
※李克農在反諜戰中完美布局,還往膳食負責人身上扣上貪污罪名
※蔣介石產生原子彈計劃後,命令戴笠暗中調查,可惜事與願違
※抗戰勝利前,日本向中國移民33萬人,侵略本質掩蓋不了
※為何張學良與紅軍達成停戰協定,又是如何走向抗日
TAG:張旭閑自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