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考上985、211的都是哪些學生?結果讓家長們很意外

考上985、211的都是哪些學生?結果讓家長們很意外

身為高中生家長,最大的期望就是孩子考進一個好大學,清華北大能夠到最好,985、211(現在的雙一流)考上也不錯,實在不行也得上個一般學校的好專業。考上好學校的都有哪些學生呢?先看一個故事吧。

1

天賦

我的家鄉是在地圖上都定位不到點的那麼一個小農村。記得小的時候,晚上點的是煤油燈,後來終於也通電了,最近幾年還修了路,但依舊是一個連快遞都寄不到的地方。

由於家境原因,我讀書比較晚。當時班裡氛圍很差,大家並不以成績好為榮,打架鬥毆習以為常。我也隨波逐流地跟過一個「大哥」打過群架,當時也沒想啥,只覺得他講義氣,總會罩著手下的兄弟。

即使這樣每天打打鬧鬧,我也總能考全校第一。小學成績好,家裡並不在意。村裡靠讀書出去的非常少,讀書好讀書差對村裡人來說都無所謂,成績差就小學輟學回家放牛,也是很平常的事情。

比如學音樂,有的孩子一張嘴就八九不離十,基本都在調上,有的孩子則根本就是五音不全。

通過努力訓練當然都會提高,但沒有天賦,達到某一領域的頂尖水平幾乎不可能。

文化課的學習也是如此,想考上好大學,需要有一定的智力因素做基礎,這一點不能迴避。

2

會思考、有目標

而我,有幸成為了靠讀書出去的其中一個,從村裡出來,來到了鎮上讀初中。但這,其實卻是我自卑的起點。

土村裡來的我,連做個普通的班委也是一種奢望。鎮上的孩子說話有他們的腔調,我說不來的那種,很羨慕他們上台自信地自我介紹,以及一口流利的標準普通話。

轉折點是第一次期中考試。初中開始接觸「LiLei and Han Meimei」,新的學科學習激發了我的興趣。第一次期中考試,英語98分,班級第一名,但在全校就50名外了。當時有個尖子班囊括了全校前30名。

噢,對了,忘了說,當時英語老師是一位剛畢業不久的美女大學生,人和她寫的粉筆字一樣美,念起英語單詞來聲音也特別好聽。從她口中第一次知道了北大清華,我也是從那時開始認真學習。

後來,連續考了幾次班級第一名,但在一個不以成績論英雄的班級里,成績好,並不能緩解內心的自卑。

也是在那時,我喜歡過隔壁班級的第一名。但是她是鎮上的孩子,我自始自終都沒有表達過自己的感覺,因為不敢。學校里成績、家境比我好、長得比我帥的人太多了。每天經過,透過窗戶,我就總是假裝不經意瞥向她的那個位置,但是我不敢說。

初三之前,聽說要重新分班,之前的尖子班要調整。這是一次進入尖子班的機會,也是唯一可以考上縣城一中的機會了。初二那一學期我特別認真,是有意識地在努力學習,想去那個班級,也不知道為了啥。似乎是一種使命感在驅使,我當時居然想考清華北大。

結果出乎了意料,期末考試竟考了全校第一名。但是,喜歡的那個女孩子據說已經轉學了。

大考都會失手的規律似乎從小升初就開始了。尖子班氛圍很好,那是我最努力的一年,成績每次保持在第五名左右,但就在會考前,縣一中組織了一次提前批考試,班裡6個保送名額,我考了第7名。我沒有對誰說,但其實自己心裡傷心了好一陣。

或許任何事情都是這樣,禍兮福之所倚。我繼續參加了縣裡的統考,也陪同學去市裡參加一個學校的自主招生考試,我也順便報了名。後來,市裡的高中錄取了我,統考也以全縣第15名的成績被縣裡的學校錄取了。

做選擇時才知道,市裡那所高中是一所有名的私立學校,每年考出好幾個清華北大。於是,我放棄了縣一中的機會,選擇了去市裡讀高中。

村裡的鄉親們當然不知道我為啥這樣選擇,因為對於考上縣一中的家庭,都是要擺酒慶祝的。但是還沒聽過市裡這所學校,也不知道有人上過,我是我們村第一個放棄縣一中的「傻子」。

問起高考高分學生,10個有8個是早早定下目標大學的。好的父母引導孩子定目標,因為他們深知,有目標和沒目標,學習起來的勁頭絕對不一樣。「求上得中、求中得下」,目標定的高遠些,跳一跳才能夠得到並且發自內心地認可,才能真正發揮作用。

3

夠努力

就這樣,我從一個鎮上的土鱉,搖身一變,成了一個市裡的土鱉。

高中3年加上復讀的1年,是我人生中最焦慮的4年。

我這樣的土鱉,到市裡生活簡直就是一個笑話。或許鄉下人都這樣,越怕被別人嘲笑,就越不想變成一個笑話。我不會說市裡的方言,第一周沒敢開口說話,曾經引以為豪的英語在市裡同學的面前也變得無比地拙劣。那時的我,自卑心理嚴重到極致,在市裡同學面前,時常有一種無來由的狼狽與無助感。

所幸地是,忙碌的高中,我們每個人都把全部的精力花在了學習上,沒有空暇顧及高考以外的其他事。分文理科之後,老師天天喊成績,似乎所有人只看分數。我開始拚命學習。首先是默默惡補數學,除了老師給的作業,自己省錢額外買了課外輔導書,做錯的每道題,都會匯總到錯題本,一學期做了厚厚的三本錯題本。語文算是我的弱項,我開始各種背範文,天天背天天背,我的那本範文冊也快被我翻爛了。

但那一年我高考落榜了,原來真的並不是付出就有回報。昏天暗地,再多的悲傷都難以形容當時的心情。

也是那時才發現,當時的我除了成績和分數,其實一無所有。這次高考砸碎了我所有的夢,曾經可以驕傲的分數,現在成了打臉的工具。

不甘心,我選擇了繼續復讀。還是在那個學校,也還是平時成績第一,只不過這次是全校第一。我加倍努力去挽回局面。

可惜依舊是命運捉弄人,第二次高考心態變得很差,最終以30分之差與北大失之交臂。班裡平時一直排在我後面的第二名上了清華。我去了北京一所211財經學校。

失落了好久。自責了好久。

但走過之後,回想起來,北京這所學校,在大多數人眼裡其實已經挺不錯了。按咱們村以往的習俗,高考成績出來,我是該回去慶祝一番的。但是我沒有回家,尚未衣錦,何來還鄉。

其實自己一直不敢主動去打聽人家的高考成績,只是後來也陸陸續續會從人家口中得知一些事。聽說那一年我們縣一中考上的最好的大學是人大,我初中同學裡考的最好的去了湖大,而這些消息竟給了我一點可恥的安慰。

看看清華大學學生馬冬晗大學時的計劃表,就知道孩子的努力程度夠不夠了:每天6點起床,6:40開始自習,白天除了上課和吃飯,其餘大部分時間用來自習、聽英語,凌晨1點才上床睡覺連周末也是如此。

4

運氣+找對方向

引用一段話做結,這是讀研期間一位老師的酒後箴言:

「我今年36歲,我經歷過你們經歷過的所有階段,所以我想和你們說,work hard play hard沒錯,但你想要成功,總要在某一個地方,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但那個地方,絕不是別人都注意到的。」

「如果你隨波逐流,盡你最大的努力做大家都在做的事,那你肯定會失敗,因為總有那麼些人,比你努力,這些人可以在光華、高金,或者其他地方。」

「我過去也是一個非常努力的人,自認為在我的朋友圈裡,我做到了最努力。但總有一些人,既有背景,也很努力。努力是件好事,但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方向哪裡,不要跟著大家做一樣的事情,然後自我感動。」

「其次,永遠不要固步自封,不要因為自己加入了一個很頂尖的組織,就覺得很厲害了,停止奮鬥了。因為你還要和來自其他頂尖組織的人競爭,再成為更頂尖的人。最可怕的事情是覺得自己足夠優秀,然後停止前進。」

找對方法和方向很重要,不要一頭扎進書海里盲目刷題,抬頭看路辨方向能讓你的努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主招生信息、各種加分政策要熟知。

對於一考定終身的高考來講,運氣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因素之一,事實上,每年都會有黑馬產生。只要學生保持較高的水平,和第一團隊沒有明顯的差距,就可能創造奇蹟。

以衡水中學的學生為例,平時排名在三五百名的學生,高考時都有考上清北的可能。比如2012年的董宇喆同學,高考前夕的最後一次摸底考還排在年級的前300名,在高考時成功完成逆襲,排在全省的第34名,最終被清華大學車輛工程系錄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中生家長 的精彩文章:

新高一 語文必修一、二、文化常識,這個暑假背起來!

TAG:高中生家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