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15疑似用電磁彈射首飛成功?這一報道透露國產航母建設重大利好消息

殲15疑似用電磁彈射首飛成功?這一報道透露國產航母建設重大利好消息

國慶最後一天一則《勇當海軍試飛奠基人》的報道,也該輪到軍迷來撒歡了。原因就是這則報道透露了太多重大的利好消息了。

該報道指出在中秋節前後,海軍試飛大隊首任大隊長程海林駕駛某發展型號戰鬥機,短距離衝天而起試飛成功。填補了國防科技領域又一項空白,宣告我國航母建設領域取得世界領先的重大突破。

「全新設計的試驗機、全新研製的裝置、尚未定型的飛機發動機、未知的飛行軌跡」、「首飛當天......齊聚試驗場,共同見證一個偉大的時刻」、「有效驗證了裝置與試驗機的良好適配性,宣告了我國航母建設領域取得了世界領先的重大突破」這些字眼,無疑不是重磅消息,轟擊著小編暗劍的心。

試飛員程海林受功

此前6月18日有網友曝光了「科研創新實踐與體會」講座上,馬偉明院士表示電磁彈射已經和蒸汽彈射展開正面競爭,並佔據了很大的優勢,而且軍方高層也拍板推遲了第二艘國產航母的開工,以進一步驗證兩種彈射方式的優劣勢。同時,馬偉明院士也表示對電磁彈射器充滿信心。結合這兩條消息來看,暗劍認為如果是「世界領先」的話那就是電磁彈射無疑了。

疑似殲15彈射起飛畫面

更早之前網上就曝光了殲-15飛鯊彈射型試飛的畫面,畫面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殲-15加裝了彈射專用的制動桿。而此前在遼寧號上列裝的殲15就沒有該裝置,而是繼續使用蘇式海軍傳統的制動輪擋,相比之下,制動桿更為先進一些。

紅圈內為殲15疑似加裝艦載機專用制動桿

作為在航母使用經驗最豐富以及擁有眾多彈射機型美國海軍來講,使用制動桿可以確保噴氣式艦載機在發動機推力最大時才開始滑跑,而制動桿可以制動機輪並在瞬間解除制動,實現艦載機短距離快速起飛。這種方式對不同起飛重量和主輪距的艦載機都適用,我國要想在航母上有所突破,自然是向著先進學習。

美軍自己的電磁彈射並為經過實戰檢驗

美軍在航母及艦載機使用上經驗豐富

另一方面,制動桿的運用也標誌著我國在材料科技領域的重大突破,畢竟這個裝備對艦載機起落架和制動桿應力銷的材料強度要求非常高。同時,「有效驗證了裝置與試驗機的良好適配性」也充分說明了新型電磁彈射器設計的完善與優越性。

遼寧號作用在於驗證航母作戰方式

網友製作殲15彈射版CG圖

這一條重磅消息無疑是送給軍迷朋友們最好的國慶和中秋禮物了,希望以後這樣的消息越來越多,祝願祖國越來越強大!送花給我們最可愛的軍工工作者們,點贊!

「飛鯊」鎮樓

最後,軍迷朋友們,你們覺得是蒸汽彈射還是電磁彈射?

本文由@特種兵志 原創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暗劍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特種兵志 的精彩文章:

TAG:特種兵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