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紙貴》的作者左思,以潘安為楷模成一代巨匠,模仿潘安上街被老太太吐唾沫
根據書籍記載,左思「出身寒微,不好交遊,貌丑口訥而博學能文。」意思是說,左思出身貧寒,性格孤僻,長相醜陋,口齒不清,但卻博學多才,能寫文章。
左思的文章寫的有多好?「根據《晉書》記載,他構思十年所寫出的《三都賦》傳入京都洛陽後,「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意思是說,他的文章,被洛陽的土豪和達官貴人們爭著抄寫,導致當地的紙都漲價了。這就是成語「洛陽紙貴」的出處。
中國歷史上追星最瘋狂的兩個時期,一個在當代,一個在魏晉。
《水滸傳》里,王婆幫西門慶勾搭潘金蓮時傳授了五字口訣:潘驢鄧小閑。這裡面的「潘」指的是泡妞者要具備潘安的英俊外貌才容易得手。
王婆
潘安又名潘岳,堪稱魏晉第一idol,他很有文采,《騰王高閣》中「請灑潘江,各傾陸海」講的就是潘安、陸機之才如江似海。
不僅如此,潘安還很帥,每當潘安乘車上街,就有無數少女圍觀,她們紛紛將鮮美的果實丟進潘安的車廂以示愛意,導致潘安每次出門都能拉回一大車水果。「擲果盈車」說的便是此事。
魏晉時代,世相浮誇。
從皇帝到百姓都喜愛炫富和追星,有人愛追星,就有人想當明星,左思就是其中一位。
那個年代,做偶像明星的第一標準是要有才華。
於是立志做偶像的左思閉門苦讀,連家中廁所都放滿了紙筆,經過十年的努力寫成了一篇《三都賦》。成語「洛陽紙貴」形容的就是這篇《三都賦》的受歡迎程度。
《三都賦》一出,"洛陽紙貴"。他的妹妹左棻長得很美,被晉武帝納為妃子。可惜,龍生九子,這左思長得丑到了極點,還偏偏醜人多作怪。
左思對鏡自顧,長得頗有特色啊,出門溜達一圈,拿點免費水果,不挺好么?說干就干,興奮萬分的左思,乘著敞篷車就出門了。沒有粉絲的笑臉,沒有美女的水果,只有老婆婆的唾沫星子。小美女們聽說左思來了,四散而逃。這可憐的左思,只好帶著一顆受傷的心,唾面自乾地回家了。
左思因《三都賦》而聞名於世,其才華和學識豐厚是一個博覽群書的文學家,弱冠之年便能下筆成章,文章甚是流光溢彩,所寫詩賦辭藻華麗,頗有韻味,但其年幼時並不是如此。左思是一個從小不擅長學習的人,除了不擅長寫作,學習別的東西也比別人慢,是一個學習能力很差的人。左思有現在的成就和能力全靠他後天的努力,放到我們現在的時代,左思都是一個偉大的人才,他憑藉的是自己的勤學苦練完成一個難以實現的夢想。左思的家庭為儒學之家,注重文學培養,其父親為左雍,因看不起左思貌丑無能曾對朋友說過,左思現在的所有的知識還比不上自己小時候。他說這話是有原因的,左思開始學習書法時,卻怎麼也寫不好,所寫之字扭曲無形,後來打算學習鼓琴,但卻不得技能,連入門簡單的技巧都學不會,加上他貌丑不善談,受到很多人的歧視和嘲笑,加上他聽到其父之言很是悲傷,更加努力。
那麼左思的以及他的作品魅力真的那麼大,大到能夠帶動物價飆升的地步么?小編在這裡帶大家梳理梳理。我們都知道,紙在東漢以前就被發明出來了,而東漢的蔡倫蔡倫在前人利用廢絲綿造紙的基礎上,採用樹皮、麻頭、破布、廢魚網為原料,成功地製造了一種既輕便,又經濟的紙張,總結出一套較為完善的造紙方法,使造紙技術有了悅躍的進步。
但是這個進步並沒有使紙的使用得到普及,我們可以看到三國時期官渡之戰中曹操下令把部下寫給袁紹的(木簡)書信付之一炬,這說明在當時紙還沒有在上層社會中普及。這就可以斷定,當時紙並沒有取代木簡的地位,沒有普及開來,應該還是稀有物吧,因為曹操孫權看書都是讀的竹簡。
而左思寫《三都賦》造成洛陽紙貴的局面是在公元280年,也就是吳國滅亡的前後。而這時距離三國時官渡之戰在東漢獻帝建安五年結束,也就是公元200年。僅僅80年之間紙的使用就得到廣泛的普及?


※皇妃來月事了,宮女替皇妃侍寢,生下了龍子,後來這一脈竟然出了開國皇帝劉秀
※古代宮女最怕做的幾件事情,其中有些很奇葩!
※民國最美女土匪,張學良為其傾心
TAG:扒婆八卦影視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