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秋茶產量高下全看「老天爺」臉色 「熱哭了」的南方炎熱益於生長
安溪地區茶農晾曬的茶葉(拿天說事/發)
拿天說事10月13日安溪報道 一提起福建省安溪縣,近80%的人口為「涉茶人員」。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6%來自於茶業。「五一」和「十一」這兩個黃金假期,正是茶農一年中最不得歇息的時節。
安溪茶,約佔全國茶葉總產量的3%。茶葉,無疑是安溪的支柱產業。一般的縣,是農業局,而這裡是農茶局,而且不僅有農科所,還有茶科所。
作為木本植物,其實茶樹平時對於溫度、濕度、降水的要求,沒有草本植物那樣嬌氣。這裡平均年降水量1700毫米,1300毫米也能湊合,2000毫米也不算啥。但穀雨之後的春茶、秋分之後的秋茶這兩個採摘期,是最需要老天爺「賞臉」的。
《新聞聯播》天氣預報主持人、「中國氣象先生」宋英傑告訴「小天君」,安溪茶葉最拍兩種氣候;一怕春季倒春寒。近年來最嚴重的冷雨倒春寒是2015年。就是被網友們調侃「好不容易熬過了冬天,卻差點凍死在春天」的那個時段。二怕盛夏高溫+乾旱。所以七八月份茶農們巴不得能來一場颱風雨。伏天「祈雨」,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但到了採茶期,倒要「祈晴」。
宋英傑進一步解釋稱,連綿陰雨雖不多,但午後的熱對流常常是麻煩製造者。以前各個村裡就有民間的「氣象哨」,既參考天氣預報,也得盯著各個山頭的雲。各個「局部地區」老天爺的臉色差別太大了!采青、做青、炒青然後成形、烘乾這二十天,基本上就是和老天爺「躲貓貓」。
據悉,今年的秋茶品質還不錯,得益於一個月來雨水少。而最近被人們形容為「熱哭了」的南方炎熱,對於秋茶而言,卻是上好的天氣。往往人之所怨,卻是茶之所盼。(撰文/匡吉)
*編者註:
以上文字,為「拿天說事」原創內容。如有轉載,務請註明來源。
(您可將新聞線索私信我們,也可在文章末尾評論留言即可將您手中的新聞線索第一時間反饋。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員調查事件、報道事實、揭開真相。)
歡迎在底部留言,發表您的見解。


※別錯過:普洱茶這樣喝才有營養!
※下午茶配花,感覺妙不可言,你試過沒有?
※有一個問題叫:我怎樣才能娶到薑茶茶?
※有圖為證!奶茶妹妹變醜了 網友驚呼被劉強東臉盲傳染了?
※「奶茶妹妹」章澤天毛衣配格子裙現身 沖鏡頭回眸一笑美麗動人
TAG: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