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達摩院三駕馬車之一!阿里AIR計劃構建全球產學研合作共同體

達摩院三駕馬車之一!阿里AIR計劃構建全球產學研合作共同體

10月11日,在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聚集全球近百位不同領域的知名學者,圍繞「全球產學研協作創新」舉行了一場工業屆與學術界技術思維碰撞的會議。

阿里巴巴全球創新研究論壇-青年學者論壇環節

在這場名為「阿里巴巴全球創新研究論壇」上,探討的技術領域覆蓋了計算智能、視覺智能、大數據、雲安全、機器學習、數據中心、分散式存儲等當前科技界最主要的技術。參與分享的討論者中,不乏學科代表人物,如IEEE Fellow、德克薩斯A&M大學教授崔曙光;IEEE Fellow、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教授江泓;IEEE Fellow、浙江大學網路空間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國家千人計劃專家、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教授任奎等。

阿里巴巴集團CTO張建鋒(左一)與AIR計劃優秀項目入選代表合影

會上還公布了「阿里巴巴創新研究計劃(Alibaba Innovative Research)」2017全球課題評選結果,在13個國家和地區的99個高校與科研機構(國內54個,海外45個)提交申請的234份科研項目提案中,有40餘個優秀項目最終入選。

阿里巴巴創新研究計劃,簡稱AIR計劃,是阿里巴巴「達摩院」的三大組成主體之一,也是阿里巴巴集團設立的首個全球性科研項目。致力於推進計算機科學領域基礎性、前瞻性、突破性難題的研究,以工業界和學術界深度融合的方式引領重大科技創新的實踐應用,構建產學研協作共同體。

2017年AIR計劃發布了包括自然語言處理、安全、數據中心、計算技術、機器學習等14個前沿技術領域、30個業務一線的技術研究課題。申請者覆蓋全球科技最發達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中國、英國、法國、瑞士、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以及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哈佛大學、華盛頓大學、密歇根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南洋理工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科研機構和高校。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張建鋒(花名行癲)在論壇現場表示:「全球產學研合作共同體是阿里巴巴『達摩院』重要組成部分。阿里巴巴擁有強大的商業生態體系和豐富的應用場景,歡迎學術界的創新力量通過AIR項目平台,與阿里巴巴一起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利用好阿里巴巴的平台資源和豐富場景,匯聚工業界和學術界的集體智慧,做改變世界的事情。」

阿里巴巴集團技術生態負責人劉湘雯介紹了阿里學術合作的主要方式,包括與具有科研優勢、地緣優勢的著名高校聯合建立科研基地;發布全球開放科研項目,將阿里巴巴遇到的工程挑戰和各個實驗室里最強的學術大腦進行碰撞,進而實現工業屆與學術界科技能力的融合。

阿里巴巴集團當天宣布成立 「達摩院」,進行基礎科學和顛覆性技術創新研究。首批公布的研究領域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演算法、網路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晶元技術、感測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涵蓋機器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產業領域。

你可能還喜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里技術 的精彩文章:

阿里雲新一代關係型資料庫 PolarDB
對待棘手bug,新手與大牛的差距在哪裡?
阿里人打車不給錢?內部自研神器「歡行」首次曝光
2017阿里巴巴技術論壇,本周起將席捲全球四大頂級名校!

TAG:阿里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