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集:四張老照片,四個動人故事……
,
舊照片里的故事
文:李改群
這張照片拍攝於1993年5月,那時,我們即將小學畢業。身後,是我們當時的小學校園,左邊的是兒時好友陳曉燕,一個象男孩子一樣豪爽幹練的女孩。
她是外校轉來的學生,在班級里就屬我倆關係最要好,時常一起逃課掏鳥窩、撈魚、抓泥鰍,富有冒險精神的我們,似乎比男孩子還要頑劣許多。在那個單純而又快樂的童年裡,我們曾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童年的時光里留下了許多珍貴美好的記憶!
而我身上的這一件粉色衣服,是父親在西安時買給我的,一直被我精心保管著,平時從不捨得穿,直到拍畢業照的那一天才匆匆換上。
多年後,那衣早已不見,就連照片中的好友,也已多年未見,只知她在縣上的一所中學任教,不知一切可還好?是否常記起兒時的簡單與快樂?是否還珍藏著這一張舊照片?
歲月匆匆,難留舊日時光,留下的唯有這一張早已泛黃的老照片,和一段深深印在腦海里的甜美記憶,陪伴此生,陪伴異鄉漂泊的日子!也惟願遙遠的你,一切都好!
如此寫作業的小女孩
文:鄧聯星
這是六年前的秋天,我閑逛路過此地,看到一個小女孩在這裡用心的寫作業。一時觸動,就拍下了這張照片。小女孩說,父母還沒下班,直接沒帶鑰匙,進不去租住的房間,於是就在這裡寫作業了。
我兒子如今上幼兒園中班,和這個女孩幾乎同齡,事實上,兒子班級的孩子幾乎都在就讀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參加夏令營、冬令營,放假時會跟著家長出去旅遊。而眼前的這個小女孩,與這些毫不相干。
看著眼前的一幕,我和孩子都被深深震撼了,也許,在當今的社會,再也看不到這樣做功課的孩子了……
我那時的幾個鐵哥們
文:於勇
這是我在沙庄於堂小學就讀時,和同學們的合影,一晃快二十年過去了。雖然不曾聯繫,但卻彼此懷念,回憶過去就彷彿是在昨天,最難忘情懷是友情,最快樂的時光是學堂,最美好的回憶是那年我們同窗………
看過照片,不知不覺中有的兄弟已經十幾年沒見,是工作的忙碌還是友情的淡忘,是社會現實還是心理作祟。希望不曾聯繫的朋友們,在你們回家的時候想想你已經很久沒見的兄弟姐妹,或許在見得時候你們會更加珍惜友情,也會讓你從此有一個不一樣的認識!
繁華落盡,如花的年紀,熱血的男兒,漸漸褪去了年少的輕狂,時光可以帶走青春韶華,卻帶不走深厚的同窗情誼。雖然我們天各一方,不同的經歷,不同的社會環境,也許變了,也許心裡還永藏著這份美好記憶,為生活操勞,為事業奔忙。
我們家最早的全家福
文:劉艷華
這是我們最早的一張全家福,但不確切,因為缺少父親。我小時父親常在外做些小生意,照相那天不在家很正常。模模糊糊記得當時照相的情景:走鄉串戶靠照相謀生的生意人來了,母親從家裡搬來一條長凳子準備照相。地點是我家前面的一片空地,當然現在都蓋滿了房子。
照片上共七人,母親和她的五個孩子,站在後面最高的一位是我遠門的嫂子。母親的左邊是哥哥,是照片中唯一的男性。母親右邊是我大姐。母親前面的三個孩子分別是二姐、妹妹、和我。我們三個眼睛都睜地特圓,可能是攝影師說「別閉眼」的緣故。
我們五個小孩除哥哥的髮型很普通以外,我們姊妹四個的髮型是不是都很酷?!告訴你,那是父親的傑作!父親很愛乾淨,為使我們頭上少生虱子,便給我們統統理成短髮。現在父親給我們理髮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爸給我們披上媽的大圍裙,熟練的拿著推子,不時命令我們「低頭、抬頭、左歪、右歪」,嚓嚓嚓,腳下落下一撮撮頭髮。
雖然我們非常不喜歡父親設計的髮型,但只能默然接受。中間的母親那時才30出頭,身強力壯,面對五個嗷嗷待哺的孩子,每天辛苦勞作,忍辱負重。那時還在生產隊,母親有時會看隊里幹部的臉色,因為無人照看小孩,偶爾難免上工晚些。
現在母親提起當年,並不覺得很苦。可能那時她的兒女很為她爭氣吧。大姐和哥哥長得好看而且學習成績特棒,是母親的驕傲。我們姊妹五個都很懂事,從不因誰吃多吃少、穿好穿孬而吵吵鬧鬧。當時鄰居家有四個孩子,整天鬧得雞犬不寧,打架罵娘的事件時有發生。西院老太太常說:「你看人家東院的小孩整天沒一點兒聲響,哪像你們一點小事就打成一窩豬!」
後來,哥哥和大姐都上了高中,要一個禮拜才回家一次。我們把父親買來的放在箱子里的紅紅的大蘋果看了又看聞了又聞,就是捨不得吃,專等星期天哥哥姐姐回來一同分享。哥姐回來了,給我們帶來了學校的長饅頭,我們高興地吃著,勝過現在一切美味的糕點。母親拿出香溢滿屋的其中一個蘋果,用刀切出均勻的八瓣,我們五個孩子每人一瓣,母親說啥不吃,無論我們怎麼勸說。
母親說:「我小時候啥好吃的都吃過。」我們都認為母親在說謊。我們只好拿起自己手中的強迫母親咬一口,母親微笑著,只象徵性地咬一點點。剩下的三瓣我們讓來讓去,大的讓小的吃,小的心疼大的在校吃不好,最後提議再把每一小塊一分為二,推推搡搡中,我們享受著周末的愉快。那時的蘋果又香又脆又甜,酸得恰到好處,還能儲藏好久。現在無論如何也找不到那種吃蘋果時的心情和感覺了。
忽然發覺自己很喜歡挖掘過去的點點滴滴,看來我真的不再年輕了,回憶已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


※那口古老的鄉井
※去年的衣服
※回鄉記:沙莊周堂村
※難忘童年拾柴禾
※父親說:閨女,我活夠了,天天憋的難受……
TAG:愚伯的自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