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吃我一戳10.13:誰能拋妻棄子而受世人敬仰

吃我一戳10.13:誰能拋妻棄子而受世人敬仰

有一首美國歌曲叫 《夢見家和母親》,傳到日本後,被犬童球溪譜成《旅愁》:「西風起,秋漸深,秋容動客心。獨自惆悵嘆飄零,寒光照孤影」。後來在《城南舊事》的電影里,我首次聽到,那時他變成了「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很久之後才知道,這是李叔同再次改寫的《送別》。

叔同,1880出生於天津富貴人家,是為一生起始;1906出演《茶花女》,是為浮世少年的巔峰;1917出家於杭州虎跑寺,是為跳脫紅塵的轉捩;而1942圓寂於泉州,終年62歲,是為對人世的告別。

叔同對原配妻俞氏一直不管不顧,而日本妻至今也不知姓名。他出家後,但逢家人來信,總是封后批「本人他去,原信退回」,不拆信不看信,態度決絕。遙想五四諸君,鄭振鐸典當買書而不顧自身惶論妻兒;郁達夫一邊剛想和髮妻抱頭哭一場,一邊便對著王映霞心亂了;周建人拋妻棄子皆由作人照管;蕭軍對蕭紅亦可稱無情無意,不堪回首……比較起來,李又為原配念經超度,又讓侄子轉贈兒子佛經,倒還真是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陳慧劍有《悲欣交集—弘一大師李叔同的前世今生》一書。「世人只重佛前事,居士偏作僧後文。奇幻心情虛中應,不知何處法師逢。」世人只想知其出家前的才華橫溢風流倜儻的故事,特別是為何拋妻棄子遁入空門的緣故。而作為學佛的居士,顯然作者更熟悉的是弘一法師的經歷。也許資料先天不足,又或60年代的條件有限,本應務實的傳記,寫來更如詩的聯想,充滿了弔詭的想像。誠如作者所言,最能寫的夏丏尊早逝有年而未寫,最應寫的豐子愷囿於形勢而未寫,而本書號稱至今最完備的弘一傳記,只能是聊勝於無了。這本書裝禎設計倒頗講究。封面別出新裁短了一小幅,恰露出裡面的佛象來。紅底金字,較為奢華。書中的詩詞書法可以一觀。華夏高僧以書法著稱於世者,唐有懷素,晚近有弘一,懷素狂草,見其如如自在,弘一莊敬,尤見其一心向佛。另每章配豐仁插圖,拙樸稚嫩,渾若童真,與師之書法恰成一脈。周作人極不喜歡豐的風格,豐為其兒童詩集插圖,居然百無一中,這也是不能強求的。

1942年10月10日下午,他寫下最後的偈子:悲欣交集。10月13日晚,安詳西逝。七十五年之今日,彷彿又見弘一法師單衣赤腳,長亭之外,古道之邊,滿面春風,一息尚存。

豐子愷談人生入世有如進入房子,有的人只停留在第一層,眷戀於浮世的酒色財氣,有的人能更上一層,以詩書畫陶冶情操,至於更高一層境界,了悟生死,超脫凡聖,其師弘一,庶幾近之。

----------黃苗子《說真話》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今天你關注了沒有,讚賞了沒有,推廣了沒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吃我一戳 的精彩文章:

吃我一戳10.5:請停止使用蘋果手機1分鐘
吃我一戳9.21:大俠不死
吃我一戳9.18:松花江上使人愁
吃我一戳9.8:如今誰來臨水照花
吃我一戳9.5: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TAG:吃我一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