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武侯祠:一千五百年的沉思

武侯祠:一千五百年的沉思

中國歷史上有無數個名人,但沒有誰能像諸葛亮這樣引起人們長久不衰的懷念;中國大地上有無數座祠堂,沒有那一座能像成都武侯祠這樣,讓人生無限的崇敬,無盡的思考和深深的遺憾。這座帶有傳奇色彩的建築,令海內外所有的崇拜者一提起它就生一種神秘的嚮往。

武侯祠坐落在成都市區略偏南的鬧市。兩顆古榕為屏,一對石獅拱衛,當街一座朱紅飛檐的廟門。你只要往門口一站,一種塵世暫離,而聖地在即的莊嚴肅穆之感便油然而生。進門是一庭院,滿院綠樹披道,雜花映目,一條五十米長的甬道直達二門,路兩側各有唐代、明代的古碑一座。這陰綠的清涼和古碑的幽遠先教你有一種感情的準備:我們將去造訪一位一千五百年前的哲人。進而門又一座四合庭院,約五十米深,劉備殿飛檐翹角,雄踞正中,左右兩廊分別供著二十八位文臣武將,過劉備殿,下十一階,穿過庭,又一四合院,東西南三面以迴廊相通,正北是諸葛亮殿。由諸葛亮殿沿一紅牆和翠竹夾道就到了祠的西部——惠陵,這是劉備的墓,夕陽抹過古冢老松,教人想起遙遠的漢魏。由諸葛亮殿向東有門通向一片偌大的園林。這些樹、殿、陵都被一線紅牆環繞,牆外車馬喧,牆內柏森森。諸葛亮能在一千五百年後享此祀地,並前配天子廟,右依先帝陵,千百年來香火不絕,這氣象也真絕無僅有了。

公元234年,諸葛亮在進行他一生的最後一次對魏作戰時病死軍中。一時國傾樑柱,民失父相,舉國上下莫不悲痛,百姓請建祠廟,但朝廷以禮不合,不許建祠。於是每年清明時節,百姓就於野外對天設祭,舉國痛呼魂兮歸來。這樣過了三十年,民心難違,朝廷才允許在諸葛亮殉職的定軍山建第一座祠,不想次例一開,全國武侯祠林立。成都最早建祠是在西晉,以後多有變遷。先是武侯祠與劉備廟毗鄰,諸葛亮祠前香火旺,劉備廟前車馬稀。明朝初年,帝世之胄朱椿來拜,心中很不是滋味,下令廢武侯祠,只在劉備殿旁附帶供諸葛亮。不想事與願違,百姓反把整座廟稱武侯祠,香火更甚。到康熙年間,為解決這個矛盾,乾脆改建為君臣和廟,劉備在前,諸葛在後,以後朝廷又多次重申,這祠的正名為昭烈廟(劉備謚號烈帝),並在大門上懸以巨匾。但是朝朝代代,人們總是稱它為武侯祠,直到今天。「文化大革命」,曾經瘋狂地破壞了多少文物古迹,但武侯祠卻片瓦未損,至今每年還有二百萬人來拜訪。這是一處供人感懷、抒情的所在,一個借古證今的地方。

我穿過一座又一座的院落,悄悄地向諸葛亮殿走去。這殿不像一般佛殿那樣深暗,他為丞相治國之地,殿柱矗立,貫天地正氣,殿門前敞,容萬民之情。諸葛亮端坐在正中的礱台上,頭戴綸巾,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往事越千年,歷史的風塵不能把他從沉思中喚醒。他的左右是其子諸葛瞻,其孫諸葛尚。瞻與尚在諸葛亮死後都為蜀漢政權戰死沙場。殿後有銅鼓三面,為丞相當初治軍之用,已綠銹斑駁,卻餘威尚存。我默對良久,隱隱如聞金戈鐵馬聲。殿的左右兩壁書著他的兩篇名文,左為《隆中對》,條分屢析,預知數十年後天下事;右為《出師表》,慷慨陳辭,痛表一顆憂國憂民的心。我透過他深沉的目光,努力想從中發現這位東方「思想家」的過去。我看到他在國亂家喪之時,布衣粗茶,耕讀山中;我看到他初出茅廬,羽扇輕輕一揮,八十三萬曹兵灰飛煙滅;我看到他在斬馬謖時那一滴難言的混濁淚;我看到他在向後主自報家產時那一顆坦然無私的心。記得小時候讀《三國》,總希望蜀國能贏,那實在不是為了劉備,而是為了諸葛亮。這樣一位才比天高,德昭宇宙的人不贏,真是天理不容。但他還是輸了,上帝為中國歷史安排了一處最雄壯的悲劇。

假如他生在古周、盛唐,他會成為周公、魏徵;假如上天再給他十年時間,他也許會再造一個盛漢;假如他少一點愚忠,真按劉備的遺言,將阿斗取而代之,也許會又建一個什麼新朝。我胸中四海翻騰作著這許多的「假如」,抬頭一看,諸葛亮還是那樣安靜地坐著,目光更加明凈,手中的羽扇像剛剛輕揮過一下。我不覺可笑自己的胡思亂想。我知道他已經這樣靜坐默想了一千五百年,他知道天命不可違,英雄無法造一個時勢。

一千五百年前,諸葛亮輸給了曹魏,但他卻贏得了從此以後所有人的心。我從大殿上走下,沿著迴廊在院中漫步。這個天井式的院落像一個歷史的隧道,我們隨手可翻檢到唐宋遺物,甚至還可以駐足廊下,與古人、故人聊上幾句。杜甫是到這祠里最多的。他的名句「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唱出了這個悲劇的主調。院東有一塊唐碑,正面、被面、兩側或文或詩,密密麻麻,都在與杜甫作著悲壯的唱酬。唐人的碑文說:「若天假之年,則繼大漢之祀,成先生之志,不難矣。」元人的一首詩嘆道:「正統不慚傳千古,莫將成敗論三分。」明人的一首詩簡直恨歷史不能重寫了:「託孤未負先君望,恨入岷江晝夜流。」南面東面兩廊的牆上嵌著岳飛草書的前後《出師表》,筆走龍蛇,倒海翻江,黑底白字在幽暗的廊中如長夜閃電,我默讀著「臨表涕零,不知所言」,讀著「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看那墨跡如涕如淚,筆鋒如槍如戟,我聽到了這兩位忠臣良將遙隔九百年的靈魂共鳴。這座天井式的祠院一千五百年來就這樣始終為諸葛君的英氣所籠罩,並慢慢積聚而成為一種民族魂。我看到一個個的後來者,他們在這了扼腕嘆息、仰天長呼或沉思默想。他們中有詩人,有將軍,有朝廷的大臣,有封疆大吏,甚至還有割據巴蜀的草頭王。但不管什麼人,不管來自什麼出身,負有什麼使命,只要在這個天井小院里一站,就受到一種莊嚴的召喚。人人都為他的凜然正氣所感召,都為他的忠義之舉而激動,都為他的淡泊之志所凈化,都為他的聰明才智所傾倒。人有才不難,歷史上如秦檜那樣的大奸也有歪才;有德也不難,天下與人為善者不乏其人,難得是德才兼備,有才又肯為天下人興利,有功又不自傲。

歷史已經過去,我們現在追溯舊事,也未必對「曹賊」那樣仇恨,但對諸葛亮卻更覺親切。這說明諸葛亮在那場歷史戰爭中並不單純地為克曹滅魏,他不過是要實現自己的治國理想,是在實踐自己的做人規範,他在試著把聰明才智發揮到極限,蜀、魏、吳之爭不過是這三種實驗的一個載體。他藉此實現了作為一個人,一個歷史偉人的價值。史載公元247年,「恆溫征蜀,尤見武侯時小吏,年百餘歲。溫問曰:『諸葛丞相今誰與比?』答曰:『諸葛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此事未必可信,但諸葛亮確實實現了超時空的存在。古往今來有兩種人,一種人為現在而活,拚命享受,死而後已;一種人為理想而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一個人不管他的官位多大,總要還原為人;不管他的壽命多長,總要變為鬼;而只有極少數人才有幸被百姓篩選,歷史擢拔而為神,享四時之祀,得到永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蛙王子呱呱呱 的精彩文章:

26個孩子和一道選擇題,看過後你會得到很多

TAG:青蛙王子呱呱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