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投資郵票需把握三個要點:發行量、存世量、選題設計
早在多年前,一些資深集郵者就提出「以郵養郵」,從而彌補資金的不足。現如今,集郵品種越來越多,普通集郵者捉襟見肘,往往「望郵興嘆」。新出現的情況是不少以郵品作為投資對象的人也越來越多,因此,如何投資郵市?哪些郵品值得投資?都是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筆者提出三個要點僅供參考:
一是關注發行量。郵票發行量的大小直接關係郵票能否保值和升值,即直接取決於市場供求關係,上供大於求則跌,反之,求大於供則漲。
庚申年猴票
如1980年發行的首輪生肖票的開門票「庚申猴」,最初公布印量是800萬枚,1988年更正為430萬枚。對此民間眾說紛紜,有人說由於當年印製雕刻版猴票,使用的是印鈔票的專用油墨,當時北京郵票廠這種油墨存量不多,印了422萬枚左右,油墨告罄,只得停機,更有模版損壞等傳說,雖都是未經證實之談,但卻無疑給猴票增添了幾抹神秘色彩,「物以稀為貴」,較之發行量動輒數千萬乃至上億的第一輪其他生肖票,猴票的升值奇蹟自然是題中應有之義了。資料顯示,在2010年初,一版1980年發行的庚申年猴票大全張在香港拍出126.5萬港元(約合人民幣110萬元)高價。
《桂林山水》
二是了解存世量。存世量是指某種郵票自發行之日至今,經過郵政使用、消耗,及其它原因的損耗之後存留於世的數量。存世量越小,就越具有升值的潛力。例如1980年發行的「桂林山水」特種郵票,當時由於人們覺得畫面墨色過重,顯得沉悶,因而失寵,導致這套郵票的存世量很小,價格陡升。
留園-春到曲溪樓
三是審視選題和設計。如果一套郵票的選題是公眾所喜聞樂見、十分認同,同時設計也是上乘的,就具有收藏的意義和升值的潛力。例如老紀特中的「菊花」、「黃山」,TT票中的「奔馬」、「留園」、「三國演義」、「水滸傳」等郵票無不是在內容和設計上佔據優勢而受到郵人和投資者的普遍關注,其投資升值前景被一致看好。


※書與畫之關係辯證:善書多善畫,善畫必能書
※梅香荷塘竹石圖:國畫藝術作品欣賞
※絲毫塵事不相關,老卻英雄似等閑:讀陸遊《鷓鴣天》
※詩與畫之辯證關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紙幣收藏需要信心、專心、耐心、精心、用心、恆心
TAG:思迪文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