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與畫之關係辯證:善書多善畫,善畫必能書
文化
10-13
宋代趙希鵠說:「善書必能畫,善畫必能書,實一事爾。」元柯九思說:「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須八法通」。明陳繼儒說:「金石鐘鼎篆隸往往如畫,而畫家寫山水、寫蘭竹,多兼書法。」清鄭板橋更有:「畫之關紐透之於書,書之關紐透之於畫。」善書多善畫,其主要原因是書與畫均系線條的韻律節奏,關鍵在於用筆。
趙希鵠《洞天清錄》
作畫時人物用「描」,山水用「皴」,花鳥用「勾勒」,而描、皴和勾勒,都是筆運動所成的線條。「曹衣出水,吳帶當風。」曹不興善用鐵線描.揮掃躁硬,富有陽剛之美;吳道子善用蘭葉描,裁構飄逸.富有陰柔之美。寓剛健於婀娜,行婉媚於勁遒。相反相成.諧和無問,尤為上乘。
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卷》
作書時,點如高山墜石,畫有起止波折,中鋒用筆在平面中追求立體,類似雕刻;集點畫而成字,每字須有重心,各部均有安排,結構緊湊,配合適當。有如建築;集眾字而成章,分間布白.縱橫整飾,行草更要閃展騰挪,似斷實連,一氣呵成,類似舞蹈。中國書法確實是一種特殊的、純粹的、舉世無雙的綜合性的藝術。
米芾《蜀素貼》


※梅香荷塘竹石圖:國畫藝術作品欣賞
※絲毫塵事不相關,老卻英雄似等閑:讀陸遊《鷓鴣天》
※詩與畫之辯證關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紙幣收藏需要信心、專心、耐心、精心、用心、恆心
TAG:思迪文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