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薦書《一寸河山一寸血》

薦書《一寸河山一寸血》

在寫正文之前,必須重申我對戰爭的態度。對於任何形式的戰爭我都是反對的,所有戰爭其實都是政治的延續,最後政治家們得到了榮譽或者恥辱,卻犧牲了千千萬萬普通人的生命,這是何等的悲劇,何等的沒有意義。另外從整個地球來說,能夠生產各種武器進行互相殘殺的,也只有人類。往往這樣的互相殘殺並不是因為生存,而僅僅是因為意識形態的不同,這不是莫大的諷刺嗎?人類還配稱自己為「萬物之靈」嗎?

然而,在幾十年前發生的這場中國和日本的戰爭卻也有例外,畢竟人家已經欺負到了你家裡,凌辱你的兄弟姐妹,屠殺你的父母妻兒,這種時候斷無束手就擒坐以待斃之理。熱血的中國男兒拿起槍,甚至沒有槍,也毅然奔赴抗日前線,寫下了可歌可泣的一幕。

由於戰後的國共紛爭,處於政治目的雙方各自隱瞞了對方在抗戰中做出的貢獻,以致我們的教科書里只有平型關大捷,台兒庄大捷和百團大戰,其後就是國民黨軍一敗塗地的宣傳,然後稀里糊塗抗戰就勝利了,具體的脈絡如何?抗戰中還有哪些勝仗?又是如何敗的?戰爭起因為何?後來如何堅持的?又是如何反攻的?中國軍隊正的不堪一擊嗎?所有這些問題,都可以從這本書里找到答案。

這本書很好的抓住了抗戰的重點,那就是正面戰場。突出的寫了國民黨或者說當時的中央政府,是如何組織抗日的。有人會說蔣介石不抗日,其實這是很不客觀的,畢竟以當時的國力,想和日本開戰硬碰硬,那基本上就是損耗國力,也沒有勝算,所以他會苦苦支撐,想把開戰的時間盡量往後拖。但一旦和日本開戰,他就再也沒有過猶豫,從來沒有一絲想媾和的想法,比起國民黨內其他人要堅定得多。為了最後的勝利,他忍辱負重,頂住了重重壓力,的確是中國抗日的一面旗幟,也是民族的脊樑,這是我從書里第一個看到的閃光形象。

再說說人性,張自忠將軍以集團軍司令之高位,親率一個師渡過襄河猛擊日軍,終因寡不敵眾戰死沙場,成為萬眾矚目的抗日英雄。這其實只是表象,當初在北平七七事變之後,他也是有個人野心的,想趕走二十九軍的宋哲元,獨攬平津的軍政大權。當時他也是藉助了日本人的勢力的,也做下了親者痛仇者快的錯事。然而當日本人并吞了華北之後,他終於幡然醒悟,在民族大義之前,終於懸崖勒馬,成了第五戰區的一張王牌。他已經抱定必死之心,一心希望用死來洗刷自己曾經的恥辱,他做到了,瑕不掩瑜,如今在北京,在武漢都還有以他名字命名的街道,這份殊榮他當之無愧。

還有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名字馬占山,他在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導致東北幾乎全境覆滅的情況下,組織了江橋抗日阻擊戰,狠狠打擊了日本人的氣焰,也是一個絕對正面的典型。但是,他也有投降日本的黑歷史。這其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在當時的條件下,打不過人家啊,換你去,你能扛多久?最後他還是回歸到了抗日的隊伍里,這條漢子值得尊敬!

還有許許多多被我們從小到大聽膩了的名字,如身死孟良崮的張靈甫,困守濟南的王耀武,被貶低得如豬一般的劉峙,被擒於雙堆集的杜聿明,百萬雄師過大江中的守將湯恩伯,這一群後來被醜化的國軍將領,其實一個個都是抗日戰場上的名將。如果你只記住了他們在國內戰爭上的身影,那你就錯過了他們最精彩的瞬間。

(當改換了美式裝備後,遠征軍其實打得很漂亮)

(小哥有點象張國榮哦)

具體的細節就不劇透了,雖然前面一段比較啰嗦一點,整體來說,文字流暢通俗易懂,能讓你迅速明白抗戰的脈絡,這本書值得一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又見泛舟江湖 的精彩文章:

TAG:又見泛舟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