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共享經濟在試錯中創新?

共享經濟在試錯中創新?

本報記者 潘福達

共享經濟近期再掀波瀾。10月10日,某共享雨傘品牌宣布獲得3000萬元天使輪融資,這是迄今為止共享雨傘行業獲得的最大額度的單筆融資。有人感慨共享市場熱度回潮,但在更多人看來,哪怕是斬獲大筆融資,也無法讓共享雨傘躲過共享經濟擠泡沫的「暴風雨」。

共享雨傘需求待釋放

近日,爭議頗多的共享雨傘行業爆出一個重磅消息:「有傘Usan」獲得3000萬元天使輪融資,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技術研發與點位拓展。據悉,有傘今年6月在蘇州成立,採用有樁運營模式,押金收取29元,每次借傘1元錢12小時,28元封頂,芝麻信用滿600分可免押金,首批傘樁機已經在蘇州、南京、上海鋪設。

自今年以來,共享雨傘開始進入大眾視野,進場的玩家包括有傘、春筍、摩傘、共享e傘等,但行業發展一直面臨爭議,包括真偽需求的質疑,還有低頻、低門檻、缺乏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等問題。

針對這些爭議,有傘創始人柳青稱,一些企業對共享概念的盲目追逐讓公眾對共享雨傘產生了誤解。「你叫它雨傘租賃也沒問題,在我們看來就是一門生意。」柳青認為,用戶需求可分兩部分,一是剛需,如下雨天和惡劣天氣;二是衍生需求,即在足夠方便和高品質服務的基礎上,釋放高溫場景、替代自己帶傘習慣的需求。據團隊測算,雖然受地域和季節影響,但是中國平均一年中有不少於120天的用傘需求。柳青預測,在需求被釋放之後,共享雨傘有可能實現日均百萬單甚至過千萬單的業務規模。

使用頻次低成「硬傷」

在創業者的PPT上,市場藍圖總是光明美好的,但無論如何,與共享充電寶等其他共享經濟項目一樣,用戶對共享雨傘的需求還有待實踐驗證。

至少從現狀來看,共享雨傘「錢途」並不明朗。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入局共享雨傘的十幾家初創公司拿到融資的不多,融資總額還不到一億元,資本對這一行業的態度始終比較冷淡,而同樣飽受質疑的共享充電寶卻在40天內拿下12億元融資。

除了用戶體驗,線下運營成本、產品損毀率、使用頻次等也是需要探討的細節。記者了解到,共享雨傘有兩種運營模式,一種是隨處使用的自由借還型,類似現有的無樁共享單車;一種是有樁的自助設備型,同時鋪設雨傘和智能傘架。有樁模式總被用戶吐槽布點少、取用不便,還另有一重政策風險:今年6月, 共享e傘在杭州鋪設了5萬把共享雨傘,不到一天就因佔用公共設施被城管強制清理。

業內普遍認為,產品本身價值不高但維護成本不低,共享雨傘的發展潛力還有待考量。正是共享雨傘的諸多不確定性,讓投資者望而卻步。更重要的一點是,由於共享雨傘使用頻次低,市場不可能像共享單車一樣大爆發。

小眾項目折戟沉沙

投資人不看好共享雨傘在情理之中,畢竟投資人要賺錢,火爆的共享單車都讓朱嘯虎喊出「摩拜小黃車合併才能盈利」,何況共享雨傘這樣的小眾市場。隨著共享市場蛋糕被瓜分大半,創業者只能切入雨傘、充電寶這樣小眾市場求突圍,但交出的成績單往往慘淡。

7月,在北京亮相的「共享睡艙」被有關部門緊急叫停,無須登記身份信息即可使用和存在消防隱患成主因;9月20日,西安街頭現「共享馬扎」,但市政部門均未收到備案通知,部分馬扎被收走;北京街頭出現過的共享馬扎也多半遺失;在上海街邊冒頭的共享遛娃小車被城管部門清理;一些共享雨傘商家因雨傘「有去無回」接連倒下。

共享充電寶行業更是重災區:9月28日,共享充電寶企業Hi電被爆出全面收縮線下推廣團隊,約有200名員工面臨被裁;10月11日,杭州共享充電寶公司樂電宣布停止運營共享充電寶業務,並已收回所有充電寶設備。

據統計,2016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接近4萬億元,增長率為76.4%,在重點領域融資額達到1710億元。各類五花八門共享項目層出不窮,其中不乏玩噱頭的奇葩項目,不少人感嘆共享經濟已經被「玩壞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公布的《關於促進分享經濟發展的指導性意見》提出了「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原則,鼓勵共享經濟在試錯中逐步走向成熟。創投圈人士仍表示,共享經濟仍然處在嬰兒期,不宜用「偽共享」來否認共享經濟創新,應允許市場試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日報 的精彩文章:

竇靖童「只想做喜歡的音樂」
韓美軍貿,買賣虧本誰之過?
英國新型裝甲車啟動測試
市民投票選出北京十大建築

TAG:北京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