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心臟病」,心臟卻沒病!到底是有病,還是沒病?
心慌、胸悶、氣短、胸痛...這是心臟病犯了吧?!結果,到醫院一查:心臟沒毛病!醫生告訴你:這不是心臟病!那是啥病?
GIF/204K
點開可觀看獨家視頻
(建議WIFI環境下)
這個病叫「心因性心臟病」
它卻不是真正的心臟病!
它是神經官能症!!!
專家:心因性心臟病,又稱心臟神經官能症,是由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心臟不適,屬於全身神經官能症的一種,無實質性病變。其常見癥狀是頭暈、心悸、胸悶、氣短、呼吸困難,貌似「心臟病」發作。
GIF/1404K
怎麼會得此病?
專家:此症是由於焦慮、緊張、情緒激動、精神創傷、過度勞累、體力活動過少等因素,引發一系列交感神經張力過高,出現的心血管反應癥狀。
GIF/223K
怎樣預防此病?
少些負面情緒
保證睡眠,糾正失眠
遵守規律生活
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負擔
遠離嘈雜環境
患了此病怎麼辦?
多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如打太極拳等,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避免過度緊張:不宜做持續時間過長、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
吃「快樂食物」:可適量食用全麥食物、巧克力、牛奶、香蕉,對心臟以及改善情緒都具備一定作用。
應詢醫並對症用藥:嚴重失眠者及時就醫,按醫囑服藥,改善病情。
GIF/199K
此病能治嗎?
專家:心臟神經官能症並非心臟器質性疾病,只要積極治療,一般都能恢復。不過長期癥狀嚴重,不及時治療則會明顯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和精神。
鏈接:你了解「神經官能症」嗎?
關於神經官能症,不少人一知半解,存在不少認知誤區~
什麼是神經官能症?
神經官能症又稱神經症或精神神經症,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礙心理功能或社會功能,但沒有任何可證實的器質性病理基礎。神經官能症癥狀複雜多樣,包括神經衰弱、心臟神經官能症、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恐怖症等等。
GIF/783K
誤區一:神經官能症是少數人,並不多見
正解:資料顯示,北京社區居民抑鬱障礙的終生患病率為6.87%,而>60歲患病率達8.18%。抑鬱焦慮癥狀普遍存在於神經內科、心血管科、消化內科病人中,發生率高達 25%。
誤區二:白領階層多發
正解:通常認為,白領階層、中層幹部工作壓力大、情緒障礙發生比例高,其實當今社會各人群都有很大社會心理壓力存在,尤其是「老、少、病」人群。
誤區三:有心臟病,就不會再得神經官能症
正解:事實上,器質性心臟病和神經官能性心臟病可同時發生在同一患者身上,即「共病」現象。
GIF/22K
誤區四:不是器質性心臟病就無明顯危害
正解:其實,嚴重神經官能症可導致情緒及社會功能降低、依從性下降、體質下降、免疫功能受損,甚至誘發新疾病,如癌症、心梗、高血壓。更嚴重則會導致患者自殺。
GIF/167K
誤區五:功能性心臟病不會向器質性轉化
正解:臨床已經證實,心因性心臟病或焦慮抑鬱症存在可升高血壓、誘發房顫、停搏、室早、室速等心臟問題,後果很嚴重。
GIF/29K
99%人還讀過以下精彩內容
退休微商城優品往下戳


※一大波狗糧來襲,你的心臟還好嗎?
※我國每3分鐘就有一人死於心臟病,這些「護心」寶典你還不看嗎?
※門窗加盟:門窗心臟是五金配件,選購要留心
※中國手握一珍貴資源有錢難買:解決殲20心臟病就靠它
TAG:心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