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鎖奉獻+保養+拍照新姿勢

解鎖奉獻+保養+拍照新姿勢

2017年10月13日 16:34:54|來源:荔枝網

字型大小變大 字型大小變小

(荔枝新聞專稿 文/呂迪)

採訪坐標:浙江杭州

我們一大早來到杭州市西湖區翠苑一區,正好碰到達式華奶奶。達奶奶灰白短髮,銀色小耳釘,湖藍色短袖襯衣,搭配黑色褲子,看起來精神矍鑠,一點都不像是一個馬上就要91歲的人。

「我現在身體很好,啥病也沒有。」達奶奶神采奕奕地說到,「我堅持每天早上出去買菜走兩個小時,大概一萬步。下午在小區里的沿河公園散步一小時,晚上做飯在廚房站一個小時。這樣的運動量對身體是足夠的。」堅持活動是達奶奶保養身體的法寶。

堅持義診,30年如一日

達奶奶走起路來腿腳很靈活,幾步快走就到了「達式華工作室」。「達醫師你來啦!」一推開工作室的大門,屋裡就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問候聲。達奶奶習慣性的換上白大褂,就開始給排著隊的居民量血壓。「你最近蓋房子是不是上火啦?」「你去醫院換換降壓藥,效果會更好。」達奶奶一邊說著一邊記錄下每個人的情況,她對每個人的情況都特別了解,熟悉的像是家裡人。

達奶奶1983年退休,隨愛人來到杭州定居。1986年搬進了翠苑一區53幢,忙碌了一輩子閑不住的她自此成為了整個小區的義務保健醫生,為小區居民免費提供一些醫療諮詢。1988年衛生部在杭州進行高血壓普查,達奶奶主動請纓為居民們量血壓,後來小區里陸陸續續有其他退休醫師、藥師加入到達奶奶義診的行列中,「達式華工作室」也在這個過程中成立起來。在達奶奶的感召下,從2014年開始,翠苑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加入義診的行列,在每周二派出醫務人員來提供義診服務。如今工作室辦的有聲有色,為小區居民提供了很多服務。

30多年義診,30多冊診斷記錄本,社區里600多位居民都接受過達奶奶的醫療服務。辛辛苦苦累了半輩子,達奶奶退休後仍然不肯休息,「我耳朵還能聽得見,眼睛還能看得見。生命是有限的,在家坐著太可惜了。所以我還是要干回自己的老本行,不忘初心,發揮自己的餘熱。」達奶奶對義務服務的熱情溢於言表,在她眼裡,自己累點沒關係,只要能有所奉獻就好。

一紙家訓,恪守60餘載

走進達奶奶家中,首先看到的就是掛在牆上的字畫,上面寫著她恪守了60年的家訓「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讓給別人。」這是當年在醫院聽老幹部講的一句話,達奶奶就永遠記在了心裡。她身體力行並影響著自己身邊的人:「家訓不用經常放在口頭上,用實際行動來證明就可以了。」

達奶奶曾先後在農村工作14年,把留在家中照顧孩子的機會留給其他護士;在遼寧農村條件艱苦,缺乏專業醫生,達奶奶共幫助接生了184名新生兒;剛搬進翠苑一區時,基礎設施幾乎為零,達奶奶買了三輪車又聯繫居民中的司機,「一旦有需要,可以充分利用。」無論大事小事達奶奶始終牢記家訓,困難留己方便予人。

多年的付出,達奶奶收穫了很多榮譽。陽台上的櫥窗里放著達奶奶68本紅彤彤的獎狀、晶瑩剔透的獎盃和一身正氣的雷鋒銅像。對於這些榮譽,達奶奶說道:「這些榮譽我覺得很自豪,但我也覺得有些多餘。我是社會大家庭的一員,為家庭做點事是應該的。」達奶奶一心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這樣的榮譽的更像是一種激勵。

不忘初心,90歲堅持入黨

在同齡人每天悠閑自得的過日子,頤養天年的時候,達奶奶選擇了在90歲入黨,應該是杭州年齡最大的「年輕黨員」了,達奶奶胸前的黨徽在湖藍色短袖的映襯下格外引人注目。「入黨是我一生的心愿。」達奶奶說道,「以前單位調動頻繁沒法入黨,現在雖然老了,但只要有機會還是要入黨。」她對黨的情懷也深深影響著家人,現在一家四口都是黨員。

1949年,20多歲的達奶奶在南京中央醫院(現華南京總醫院)當護士,親眼見證了渡江戰役和南京解放。當時大批的解放軍傷員被送到達奶奶所在的手術科室,然而醫院麻醉藥急缺,傷員手術無葯可用,豆大的汗珠浸濕了他們的衣服,卻沒有人喊一聲痛。「我們護士在旁邊擦完自己眼淚擦醫生的眼淚,眼淚不能掉到手術台啊!」達奶奶抑制不住地開始哽咽:「這些當時如果紀錄下來真是可歌可泣啊,太感人了!」從那時起,她就被解放軍的堅韌和勇氣深深打動,一直不能忘卻,並且堅定了自己入黨的信念。

對於達奶奶來說,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應該是完成心裡的那份儀式感,因為在入黨之前,她就早以一名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了;在很多人的心中,達奶奶就是一名「老黨員」,因為她心裡裝著大家。達奶奶先後擔任杭州西湖區人大代表五屆,杭州市人大代表兩屆,期間主要負責婦女、青少年和計劃生育的工作,踏踏實實的為人民做了很多實事。

當我把一本手繪南京畫冊送到達奶奶手上的時候,我看到了達奶奶眼神里的透出的光。她是南京人,現在每年還會回南京看看,「這些地方我都還記得。」達奶奶一頁一頁小心翼翼地翻看著畫冊。

順著記憶隧道,達奶奶給我們看了很多老照片,年輕的她穿著護士服坐在草坪上溫婉綽約,許多年過去,歲月在她臉上留下了痕迹,也在她內心刻上了生活的智慧。聽達奶奶講那些過去的事情,講解放前、講解放軍、講知青下鄉、講她的人生經歷,像是淌進了歷史的長河,看到了不同時代的生活精神風貌。

我們年輕的90後是幸運的一代,但達奶奶一句「一定不能忘記過去的痛苦」讓我突然醒悟:我們享受的這份幸運背後是無數人的犧牲和奉獻。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現在,然後像達奶奶一樣牢記「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讓給別人」時刻奉獻自己,讓有限的生命呈現更多可能性。回程的火車飛馳,我們一行三人都沉默著,各自體會這次對話中收穫的寶貴經驗。(戳這裡看90後記者劉嘉手記)

下載荔枝新聞APP客戶端,隨時隨地看新聞!新浪微博 微信朋友圈 微信好友 QQ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荔枝新聞 的精彩文章:

火箭新賽季板凳席空前強大 陣容深度堪比老馬刺
荔枝說:「天眼」發現新脈衝星 這些眺望蒼穹的「國之重器」
民調:文在寅國政支持率升至68.5% 連續2周平穩回升
最高報價8.6萬元/平!在南京的頂級學區房面前,中產都是剛需
改革提速 國企增效 加快資產證券化步伐 江蘇50戶國企已上市

TAG:荔枝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