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長官都是哪些人?

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長官都是哪些人?

三省是官署的合稱,包括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

尚書、中書、門下三省並存,自三國時期的魏國始,當時,尚書已成朝官,為政務機構;中書也逐漸分局問政,卻未轉為朝官;門下開始涉及政事,不過仍以宮職居多。

南北朝後期,三省分職逐漸明朗。至隋朝,中書、門下由宮職轉為朝官,尚書執行、中書出令、門下封駁,以三省為中心的政府運轉體系逐漸形成。唐初,形成三省鼎足之勢,三省長官尚書令(後為僕射)、中書令、侍中入政事堂公議國政,執行宰相職能;唐高宗至唐玄宗前後,三省長官的宰相地位漸為同平章事取代,三省並重遭到破壞,時而中書為重,時而門下為重;三省分權也發生變化,中書出令為翰林學士院分割,門下封駁分散到尚書、中書,尚書執行權轉移,專司一職,分管部務。

到了五代時期,樞密使發展為武宰相,進一步分割同平章事的相權。北宋初,政歸中書、門下、樞密院及三司,宰相不專任三省長官,三省類以他官主判。三省長官以下各官用於寓寄祿秩。宋神宗元豐改制,廢中書、門下及三司,重建三省,與樞密院共掌軍、政大權,以尚書省長官左、右僕射為宰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行侍中職,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行中書令職;門下省審命令、駁正違失,中書省掌進擬庶務、宣奉命令,尚書省掌施行制命。宋哲宗元祐間,令三省同取旨。南宋高宗建炎三年,並中書、門下二省為一,仍與尚書省統稱三省。

元朝以中書省總領百官,與樞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務、軍事、監察三大權力,尚書省時置時廢,而門下省不復置,故中書省較前代更加重要。明朝初年,朝廷不設中書令,但仍然以中書省統領六部,長官稱左、右丞相。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廢除中書省,以及中書省長官丞相一職,改六部向丞相負責為直接向皇帝負責,以加強皇權,廢除相權。那麼,朱元璋為何要廢除中書省和丞相呢?這與胡惟庸有關。

胡惟庸,濠州定遠(今屬安徽)人,明朝開國功臣,最後一任中書省丞相。朱元璋當上皇帝後,任胡惟庸為丞相,統領六部。然而,作為丞相的胡惟庸,偶有乖張,便屢屢遭到朱元璋的懷疑與責罵,胡惟庸最後被逼至無退路,便與御史大夫陳寧、御史中丞塗節等人密謀舉事。後來,塗節與商皓分別向朱無璋告發胡惟庸,胡惟庸被誅。

據統計,胡惟庸一案牽連的開國功臣包括李善長、趙庸、鄭遇春、朱亮祖等一公二十一侯,因株連而被殺者達三萬多人。誅殺胡惟庸後,朱元璋便罷丞相,革中書省,並嚴格規定後代不得再立丞相。中書省廢除後,其事由六部分理,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達到了皇帝高度集權的目的。從此,三省六部制度中的三省徹底廢止,不復存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帝國的臉譜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中「貼燒餅」是什麼意思?有此好者不乏其人
一個湘潭的小木匠,最後為何能成為享譽世界的大畫家?
宋朝皇帝從諫如流,名相寇準勸皇帝親征,宋真宗提著腦袋聽從
韓信幫助劉邦贏得了天下,劉邦最後為什麼要殺韓信?
因為這個最大的優點,劉邦當上了皇帝,成就了霸業

TAG:帝國的臉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