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號】祛濕健脾就用它!陳皮葯膳,便宜有效,值得一試
《本草綱目》中記載:「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能和,其治百病,總是取其
理氣燥濕之功。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葯則升,同降葯則降。」
由此可見,陳皮是一種適用性很廣的中藥。其不但可以做成方劑治療百病,還能做成藥膳,調理人體消化功能。
五運六氣
ID:yunqi56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最大的中醫五運六氣愛好者社區,以陰陽五行學說為基礎,運用天干地支等符號作為演繹工具,來推論氣候變化規律及其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的影響。
1
行氣健脾陳皮粥
材料:
陳皮10克,大米50克。
頸椎腰椎護理
ID:
jzyzhl01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患了頸椎腰椎病,除了尋求醫生幫助外,我們也要注意站姿坐姿,這裡告訴您一些簡單實用的中醫方法,進行日常的頸椎腰椎護理和保健,方法自然,簡單實用!
做法:
1、
陳皮浸泡,洗凈,撕成小片(比刀切味更佳),用1.5碗清水泡其半小時,然後用大火煎,煮開後改小火煎成大半碗,取出,再加水1.5碗煎成另一半碗,把兩次煎好的陳皮汁相兌待用。2、
大米淘凈,放入鍋中,加入陳皮汁及適量清水,煮為稀粥服食,每日1劑。
功效:
行氣健脾,化痰止咳。適於脾胃氣滯,消化不良,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咳嗽痰多,胸膈滿悶等。
本草綱目圖解
ID:
bencaoba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讀《本草綱目》,認識中醫藥,應用中醫藥養生保健,讓東方的醫藥盡現其天然、順應人體與四時的獨特魅力,進入到每一個熱愛健康的家庭之中。
2
健脾消積雞內金陳皮粉粥
材料:
陳皮3克,雞內金5克,砂仁2克,大米30克,白糖少許。
拉筋拍打手法
ID:
lajinpd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拉筋拍打不神秘,簡單易學,我們反對神化療效,以一顆平常之心來關愛自己,關愛家人。
懶兔子健康學堂
ID:
ltzjkxt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這裡是懶兔子的民間粉絲團,懶兔子話中醫,聊健康,簡潔有趣,讓我們喜歡,歡迎您加入!
做法:
1、
將諸葯共研細末;大米淘凈,加清水適量煮粥。2、
待粥將熟時調入葯末及白糖,煮至熟透服食,每日2次,中晚各服1碗。功效:
健脾消積,適於小兒飲食不節所致的肚腹脹大,面黃肌瘦,嘔吐,大便粘滯不爽等。
九種體質一學就會
ID:
jztzyxjh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鬱質、特稟質,九種體質您是哪一種,又該如何養生呢?加入我們,一起尋求答案吧!
3
除濕祛痰砂仁陳皮鯽魚湯
材料:
砂仁6克,陳皮1/4個,鯽魚300~400克,芫荽4棵,生薑3片。
觀手臉知健康
ID:
gslzjk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觀手臉知健康,讓你不花分文,足不出戶,一學就會,一看就懂,健康晴雨表,觀手臉真奇妙!
中醫
ID:zyguke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熱愛中醫,專註中醫,傳承中醫;讓中醫融入您的生活,讓健康成為您的必需。
做法:
1、
砂仁打碎;陳皮浸泡去瓤;芫荽洗凈。
2、
鯽魚宰凈,去鱗,置油鍋慢火煎至兩邊微黃。3、
先把陳皮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武火煲沸後加入鯽魚,滾後改為文火煲2小時。4、
加入砂仁稍滾,調入適量芫荽及食鹽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功效:
溫中健脾、除濕祛痰。「春眠不覺曉」,早春人們容易「春困」,宜多喝砂仁陳皮煲鯽魚湯。
中醫思維
ID:zyswba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中醫思維,微中醫旗下精品號,分享中醫理論知識,傳播中醫藥文化,以醫交友,共享美麗健康人生!
4
理氣滋陰陳皮老鴨湯
材料:
老鴨一隻、陳皮5克、紅棗8個,姜3片、米酒1湯匙、鹽適量。
實用的家庭醫書
ID:
jtysba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本號致力於普及日常養生、疾病預防等知識。我們的風格是淺顯易懂,操作性強。日常疾病防治,飲食保健秘訣,盡在其中!
原始點療法
ID:
ysdlf365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國內最大的原始點愛好者社區,創始人張釗漢,我們的願景:解決當代人所有的疾病,為後人留下一條活路,只要人們的病痛一天未能消除,我們的努力就一天不會停歇。
做法:
1、
鴨肉洗凈,剝皮,斬塊,氽水撈起。2、
紅棗洗凈,拍扁去核;陳皮用水浸軟,颳去白瓤。3、
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鴨肉、陳皮、紅棗、薑片和米酒,武火煮沸,轉小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食用。功效:
理氣健脾,滋陰補血。陳皮老鴨湯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傳統名菜,屬於粵菜系。陳皮搭配滋陰補血的老鴨煲湯,取陳皮之弱溫性,更增滋補之效。
值得注意的是,專家表示,陳皮藥性因其行氣燥濕之功,氣虛陰虛者如有口乾舌燥、乾咳無痰;或有胃火者如牙痛、口臭、便秘等,不宜多食陳皮。
三高調理有方法
ID:
sgtl2017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三高症」是指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脂血症。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是三高症高發的重要原因,本號致力於分享一些改善、調理「三高症」的方法,一起學習吧!


※【每日一穴】內關穴:萬能穴,治孕吐、暈車、頭痛、噁心、月經痛
※【每日一穴】列缺穴:頭疼腦熱,氣喘,咽喉疼痛就按
※注意了,原來這些情況都是經絡不通造成的!如何正確疏通經絡?
※適合秋天喝的茶,全在這裡!
※程莘農:國醫大師對針刺「得氣」的認識
TAG:經絡穴點陣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