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下令後撤,將領堅決不聽寧可槍斃一定打敗日寇,殲敵三萬終獲勝
抗戰全面爆發之後,由於中國軍隊的實力明顯不敵日軍,繼平津失守後,中國在上海發起淞滬會戰。七十多萬中國軍隊與二十五萬日寇在上海周圍鏖戰近三個月後,不僅未能達到戰前設想的戰役目標,還面臨著日軍新調來的部隊從杭州灣登陸之後對中國軍隊形成包圍的危險。中國在付出近三十萬部隊傷亡的代價後,只得作出從上海撤退。
之後的抗戰形勢更複雜了,日寇夾持著自己的裝備好、火力強,又有海空軍的優勢,多數正面戰場上,中國軍隊基本上都是敗退。雖說也曾有過平型關、台兒庄大捷這樣的小勝,日寇也受到一定的損失,但對整個戰局而言影響並不大。南京失守後,中國抗戰的重心移到武漢為中心的戰場。
在武漢周圍部署的軍隊與日寇在外圍展開了一系列的戰鬥, 挫敗了日軍的進攻勢頭,但中國軍隊實力太弱這一基本現狀沒有改變, 武漢保衛戰在外圍進行了不少戰鬥。張自忠將軍在棗宜會戰中犧牲,無數熱血軍人在與日寇的搏殺中英勇獻身,壯烈殉國,可歌可泣!但在武器裝備上的的劣勢使得中國軍隊難以阻擋日寇的猖狂進攻,1938年10月25日,武漢淪陷。
日寇在中國戰場上所取得的優勢,讓日軍將領更加驕狂,為儘快殲滅中國軍隊的有生力量,日軍華中派遣軍司令崗村寧次下達了旨在消滅第九戰區的「湘贛會戰」,中方稱這次戰役為第一次長沙會戰,或湘北會戰。
崗村寧次集中了日軍的10萬兵力,分三路從贛北、鄂南、湘北向長沙發起了進攻。第9戰區司令長官薛岳採取以湘北為防禦重點,「後退決戰」及「爭取外翼」的作戰方針,為了保衛長沙,他先後調集30多個師,另有3個挺進縱隊,約有24萬中國軍隊參加此次戰役。隨著戰事的進行,後續兵力又增加至50萬,直接參戰的有35萬人。
這是自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之後,日軍對中國發動的第一次正面的大攻勢。9月14日,贛北的日軍第106師團中井良太郎部率先發起對中國軍隊進行牽制的攻勢。在這裡有羅卓英指揮的3個集團軍7個軍對陣105師團。東北軍的49軍和中央軍74軍控制上高,附近還包括有30集團軍(川軍)王陵基2個軍。滇軍第一集團軍第58軍守高郵市至祥符觀;第60軍守祥符觀至故縣線;19集團軍32軍(原晉軍)守錦江口至高郵市、錦江南岸線。
王耀武率七十四軍參加第一次長沙會戰,激戰於贛北重鎮高安,攔截了向長沙進犯的日軍,有力地配合了長沙會戰的主戰場 ,日寇的106師團的戰役目的是為了牽制中國軍隊的防線,在戰場上受到重大打擊,而中國軍隊也付出了極大的傷亡。該師團一陷入被包圍的境地,最後卻能為強大的裝備及火力,發起反突擊衝出重重包圍,撤回武寧據守,贛北作戰至此結束。
在第一次長沙會戰湘北主戰場,日軍投入進攻的部隊是第6師團、奈良支隊和上村支隊約5萬人,向新塘河以北的陣地發起攻擊。在湘北阻擊日軍進攻的是關麟征指揮的第15集團軍,戰鬥進行膠著狀態時,日軍突然使出一手殺招,派上村支隊奇襲營田。
岡村寧次這一招,的確讓薛岳和關麟征都沒料想到。營田失守後,日軍第6師團從新牆河正面;奈良支隊從右面向他壓來,營田這個方向的上村支隊又源源上岸後也在不斷向前壓縮,15集團軍的幾個軍全被包在中間,陷入一面臨水、三面被圍之絕境。在徵得薛岳的同意後,關麟征及時下定決心,立即組織各軍後撤。
薛岳在長沙召開緊急軍事會議商討應對策略。最後,做出了誘敵至長沙郊區實行反包圍與敵決戰,進而將其殲滅的作戰方案,即所謂天爐戰法,以其間新牆河、汨羅江、撈刀河、瀏河這四條河做為遲滯日軍的依據,並實施「化路為田,運糧上山」的做法,破壞公路讓日軍機械化部隊陷入泥淖而失去機動能力。
然而,此時蔣介石卻不希望與日寇決戰,他對薛岳下令,要將部隊從長沙一線後撤。反覆溝通後都沒有效果,薛岳表示決不後退,寧可槍斃也要打退日寇的進攻,若戰敗了就自殺。後來乾脆拒絕接蔣的電話,蔣介石只得讓白崇禧和陳誠去長沙下命令。薛岳根本就不聽令,並情緒激動地講,「長沙不守,軍人的職責何在!」陳誠和白崇禧商量後報告給蔣介石。
岡村寧次是抱著對此次會戰必勝的信心的,他為對中國很了解的日軍將領,岡村寧次認為,中國軍隊自武漢會戰後,整體戰鬥力日趨下降,已經是不堪一擊了。在制定作戰計劃時,他的作戰課是以1個大隊(編製1100人,人數相當於中國軍隊1個團)等同於中國軍隊1個師來計算戰鬥力的。
岡村寧次低估了中國軍隊的戰鬥力,還忽略了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當地民眾的力量。會戰開始前,在政府的組織下,當地民眾與中國軍隊配合,把新牆河至撈刀河之間的主要道路全部破壞,使得日軍的機械化部隊無從施展,其戰鬥力相應的就減弱了,甚至日軍的後勤補給也不能完全保證。最後,在進行幾輪激戰後,崗村寧次下令撤軍。
薛岳才斷定日軍確實在撤退後,趕緊下令,要求各部隊「以現在態勢立向當面之敵猛烈追擊,務於崇陽、岳陽以南地區捕捉之」,「對敵之收容部隊,可派一部監視、掃蕩之,主力力行超越追擊」。日軍大部已渡過汨羅江,追擊未能取得戰果。至10月14日,在贛北、鄂南及湘北各戰場均恢復到戰前的態勢,第一次長沙會戰結束。
日方和中方都對戰果進行公布:日方聲稱此戰斃、傷、俘國軍4.8萬餘人,而日方的傷亡數字僅為3600人;中方則宣稱日軍死傷3萬餘人,第九戰區的傷亡人數為4萬餘人。薛岳指揮第九戰區部隊挫敗日軍的企圖佔領長沙的計劃,並極大地消耗了日軍兵力和裝備。中國軍隊的士氣得以提振,對抗戰必勝的信心得到進一步地增強,也鼓舞佔全國人民的抗戰意志。


※日軍調集12萬兵力進攻這座城,卻遇到個硬茬,損兵三萬後狼狽回撤
※《那年花開》慈禧西逃瘋狂斂財,回京時竟有三千大車財寶,值多少銀子?
※為救周瑩,趙白石投靠貝勒爺,其實沒那麼簡單,那年花開:虛偽與貪婪對決
※這支軍隊打起內仗弔兒郎當,抗戰中與日寇死磕到底,勇往直前!
※日寇發動侵華戰爭,隨軍記者所拍罕見圖片,令人氣憤!最後一張卻很解氣
TAG:天天上書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