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如何跳出「對陌生人客氣,對身邊人發脾氣」的惡性循環?

如何跳出「對陌生人客氣,對身邊人發脾氣」的惡性循環?

新媒體管家

1/6

如何跳出「對陌生人客氣,對身邊人發脾氣」的惡性循環

星期天在外面吃飯,鄰桌是一對小夫妻,大概是服務員把點的菜弄錯了,女生跟店員在溝通,看得出女生很有修養。

整個溝通過程中,男生一言不發,瞅著她倆。服務員一走,男生就酸溜溜地說:「我發現你跟陌生人說話、跟同事說話,都那麼善解人意,怎麼唯獨跟我說話,總是大呼小叫的?」

女方立刻給了他一個「白眼表情包」:「所以我很累啊,我不跟你發火,我跟誰發火?」

很多時刻,我們覺得溝通太累,因為我們習慣了「演員式溝通」,永遠在揣摩別人的心思、醞釀心思的話術、權衡話術的後果……

這種溝通方式,消耗情緒能量巨大,這讓我們回到日常溝通後,就反彈成另一個人,關係越親密,反彈越變本加厲:很少思考對方的心思,很少選擇合適的辭彙,也很少評估語言對對方的傷害。

看上去這是一個死結,難道我們只能在兩個極端之間徘徊?

直到我看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才明白,問題其實出在我們對溝通的理解上:

溝通技術不是「如臨大敵」式的高情緒消耗的臨場反應,而應該有某些固定的模式。通過刻意練習某些關鍵技能,溝通可變成低情緒消耗的下意識反應,並適用各種溝通情景,從而跳出「對陌生人客氣,對身邊人發脾氣」的惡性循環。

所以《非暴力溝通》從最基礎的,與愛人、同事、朋友、父母、孩子的日常溝通入手,而且更關注其中最嚴重的溝通問題:

不要用語言暴力傷害你身邊的人!

2/6

日常對話中的暴力元素

「每次約會你都遲到,不想跟我在一起就直說嘛!」

「小張,今天你反正也沒什麼事兒,幫我做張報表吧。」

「你知道媽媽上班多辛苦嗎?你什麼時候才能懂點兒事?」

這些常見對話中,看起來人畜無害,其實都含有某些特定的「暗號」,每次都能精確地引發對方的對抗情緒,讓雙方溝通從「就事論事」習慣性地轉向「來啊,相互傷害啊,誰怕誰啊」。

作者稱之為「暴力溝通」:談話雙方偏離了溝通的初衷,進入激烈的情緒對抗狀態,甚至想盡一切辦法詆毀羞辱對方。

講溝通的書有很多,《非暴力溝通》不是最有道理的,也不是最深刻的,卻是最有實操性的「日常溝通操作指南」。

把「非暴力溝通」作為典型刻意練習,首先因為它有一個明確的任務:找到日常對話中的「暴力成份」,轉變為意思相近的「非暴力成份」,並形成固定的溝通習慣。

它也有一套「觀察、感受、原因、要求」的標準溝通流程,以此降低我們的溝通中的情緒勞動成本。

下面,我簡單地介紹一下這個流程,更具體的指導,還是要看書。

3/6

非暴力溝通的第一步

非暴力溝通的第一步是用「觀察」代替「評價」。

「小張啊,這裡有一張報表,經理馬上就要,反正你手裡的事也不急,先放一放吧……」

如果你是小張,你聽到了會不會反感:你憑什麼說我手裡的事不急?難道我做的是假工作?

也許小張不想得罪你,把活接下來了,但帶著情緒幹活,不給你挖坑就是好事了,還想要質量?

其實小張手裡確實沒有什麼急的事,但「反正你手裡的事也不急」這句話,觸發了一個「情緒按鈕」,讓小張覺得自己被貼了一個「閑人」的標籤了。

這是一種相當普遍的情緒反應,《非暴力溝通》認為,原因在於,「反正你手裡的事也不急」並非是一個觀察,而是一個評價。

我們來看看觀察與評價的區別:

你每次都不完成作業。(評價)

你今天沒有完成作業。(觀察)

小夥子,你怎麼不給老年人讓個座呢?(評價)

小夥子,這位老年人需要一個座位。(觀察)

我們在溝通中,不僅僅傳遞信息,還會傳遞情緒,比較這兩句,「觀察」是低情緒的,「評價」是高情緒的,後者成為引發情緒對抗的「第一觸發器」,所以非暴力溝通的第一步就是:

仔細觀察正在發生的事情,並清楚地說出觀察結果。

GIF/509K

「非暴力溝通」並不是要求絕對的客觀而不做任何評論,而是不要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如果一定要有評價,請先給出觀察的結果,以降低他人聽到評價後產生的逆反心理。

房間裡面亂七八槽,還是人呆的地方嗎?(單純的評價)

床上的被子沒有疊,地也沒有掃,你應該多承擔一些家務。(觀察+評價)

觀察和評價的界線並不清晰,所以書中還出了很多練習題,幫助我們區別這兩種日常表達方式。

4/6

非暴力溝通的第二、三步

「非暴力溝通」的第二步和第三步「表達感受和原因」是關聯的,我就放在一起說了:

我舉一個企業家與公眾之間「暴力溝通」的例子

美團前段時間發生了「清真專用餐箱」的公眾事件,相當多的網友認為,這是「泛清真化」的又一個案例,並紛紛揚言要卸載「美團」。

美團的CEO王興當晚發了這麼一條微博,回應此事件:

一個資深公關專家就此事寫了一篇文章,說,如果是自己撰寫公關稿的話,應該這麼說:

「我們一貫致力於滿足客戶需要,而這正是我們推出這項服務的原因。我們為信仰特定宗教的客戶提供了定製的餐飲頻道,這是出於對特定少數民族用戶的飲食習慣的尊重。對於那些因為這一服務而感到自己被冒犯的客戶,我想對您說,這絕非我們本意。如果可以,我們也願意推出更多定製化的餐飲服務來滿足各類人群的飲食習慣。」

我們來比較這兩種溝通:

美團CEO的回應,表達的情緒是:本寶寶很委屈,因為你上了別人的當。

這也是一種暴力溝通,它把「我的感受很不好」,歸咎於你的行為。

而公關專家表達情緒的方式是一種「非暴力溝通」的結構:「我感到很難過,因為我們的美好願望卻冒犯了你。」

你看,非暴力溝通坦誠地告訴你自己此時的感受,並歸因於我原本的期望。

比較一下這兩種表達方式的不同:

暴力溝通:「你不認真地做作業,怎麼對得起媽媽呢?」(試圖用自己的「感受」去喚起孩子的內疚感)

非暴力溝通:「媽媽感到很失望,因為我想看到你認真地做作業。」(感受+需求)

暴力溝通:「我很憤怒,大家沒有齊心協力拿下這個合同。」

非暴力溝通:「我很憤怒,我一直希望大家能齊心協力,拿下這個合同。」

兩種溝通方式的意思其實是一樣的,但暴力溝通是「我感到……,因為你……」,非暴力溝通是「我感到……,因為我……」。

為什麼後一種句式不容易被別人反感呢?因為它強調的是「我的期待導致了我的失望」,而並非赤裸裸的指責「你太讓我失望了。」

5/6

非暴力溝通的第四步

「非暴力溝通」的第四步是:明確地提出你具體的請求。

前一陣,一組「我們是誰」的漫畫在朋友圈刷屏:

我們要什麼?不知道,反正就是要,現在就要。這其實講的就是「暴力溝通」的「第四個元素」:習慣於用一些含糊的字眼去要求別人做事。

不要以為這只是個漫畫,不要以為只有甲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所有能被刷屏的東西一定是擊中了大眾心理痛點的「最大公約數」。

最典型的模糊化要求是「不要……不要……」:

「我們的對設計的要求一向很明確:畫面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文字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不要太裝逼也不要太low,……」

當你說「不要什麼」,而不說「要什麼」時,在對方看來,你自己也沒想好就來刁難我,很容易引起情緒對抗。

家庭教育是「不要不要」的重災區:

暴力溝通:不要在客廳跑來跑去。(孩子不知道該幹什麼,只知道家長在罵自己)

非暴力溝通:昨天剛買的玩具,你還沒有玩哦。

暴力溝通:不要養成丟三落四的壞習慣。(這是披著「要求」外衣的「指責」)

非暴力溝通:寶貝,你應該寫一份「上學前必檢查有沒有帶的東西」的清單。

還有一種請求,表面上看很明確,其實是缺乏必要的自我約束:

「今天下班之前,把這份資料準備好給我。」

「這個月我們組一定要爭取銷售業績第一。」

如果對方覺得這些工作很難完成的話,你又沒有告訴別人「做不到=怎麼辦」時?你的要求就變成了命令,對方在完不成任務的恐懼之下,也會引發情緒對抗。

「非暴力溝通」應該是提要求時,充分考慮到對方的實際情況:

「今天下班之前,把這份資料準備好給我,有什麼困難嗎?」

「這個月我們要把『銷售第一』當成目標,爭取更好的業績。」

6/6

真正科學的「溝通練習」

大部分人在溝通中,都有一個弱點:

就是太關注對話內容本身了,對對方明顯的情緒反應視而不見,直到發現「好好的說話變成了吵架」時,已經來不及了。

然而,想要進入「既關注內容,又觀察情緒」的「多任務系統」,是非常困難的。

所以,《非暴力溝通》不是試圖去提高你的情商,而是用一套相對固定的對話模式,預先防止抵抗情緒的產生,降低「觀察情緒」的要求,讓我們更好的關注對話本身。

這才是真正科學的「溝通練習」。

附錄: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步驟:

第一步:「客觀的觀察」而非「主觀的評價」

客觀的說出你觀察的結果,而非主觀的評價;如果一定要有評價,請儘可能用中性詞,並保證評價與觀察結果有嚴格的因果關係;

第二步:「我的感受」而非「你的想法」

僅僅表達你的內心真心的感受,不要強行假設對方的想法;

第三步:「我的原因」而非「你的原因」

指出導致上面「感受」的原因,注意是「我的原因」,而不是「你的原因」;

第四步:「明確的要求」而非「含糊的命令」

提出明確的要求,而不是「不要不要」;在提出一個比較困難的要求時,要徵求對方的意見,並給予幫助。

本文轉載自職場心理類微信公眾號:

越是做自己,就做得越好
如何治癒不懂情緒表達的中國父親?
讓你的心更加釋懷
人們寂寞,是因為不築橋而築牆
你究竟在害怕什麼?

TAG:小崔不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