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走路「腿打軟」原因分析
生活中經常有人會有這樣的經歷,在走路或者上下樓梯的時候,忽然間膝關節使不上力,腿開始發軟,有種想跪下的感覺,甚至有時控制不住,直接就坐在了地上,這種現象就是我們所說的「腿打軟」。
年輕人在劇烈運動(如長跑、踢足球、打籃球)之後,會有肌肉酸痛無力的情況出現,這不同於腿打軟,屬於體液丟失過多又未能及時補充引起的電解質紊亂,一般經過休息和及時補充電解質就能修復。
中老年人的腿打軟是因膝蓋周圍軟組織受到疼痛刺激時忽然發生痙攣導致的,如果不能及時調理,會導致膝關節嚴重受損,行走困難。
常見腿打軟原因有:
1.半月板損傷
半月板損傷比較常見,下肢在負重、足部固定、膝關節微屈時,忽然過度內旋或外旋伸膝,很可能出現半月板的撕裂。半月板損傷時,走平路就會有腿打軟的現象,有時還會有關節痛、活動受限和活動時彈響等現象。
2.膝關節韌帶損傷
膝關節微屈時,穩定性比較差,如果忽然收到外力衝擊導致外翻或內翻,就有可能引起內外側副韌帶和交叉韌帶的損傷,使膝關節不穩定,感覺腿不敢像以前用力,這種時候,走路打軟的情況就會比較嚴重,而且有時會浮腫。
3.骨性關節炎
骨性關節炎是一種多發於中老年人的慢性退行性病變,關節周圍會出現骨質增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骨刺」。軟骨退變會產生遊離體,當他們刺激到膝蓋周圍軟組織時,肌肉會發生痙攣,從而引起走路發軟,有時活動關節還會有摩擦聲。
4.關節慢性疾病
外傷或者長期摩擦引起的脂肪墊充血、肥厚並發生炎症,與髕韌帶發生粘連時,,就會發生脂肪墊勞損,從而引起膝關節受限。這種情況多發於經常步行、登山或者蹲起運動較頻繁的30歲以上人群。
在年輕人身上還有一種屬髕骨與股骨之間的軟骨病變,即「髕骨軟化」。由於髕骨軟骨面不平,有時伴有先天性的髕骨脫位,會造成軟骨過早退化、缺損,從而使膝關節出現打軟癥狀。
如果是年輕人腿打軟的話,可能是缺鈣或者長期慢性勞損引起的,平時要注意補鈣,多多休息,減少膝關節的勞作。
腿打軟的情況養護比藥物治療更為有效,也更為有益,對於老年人,要多關注相關的知識教育,使其能夠自我調護。平時要多注意膝蓋的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也不宜久坐,久站,可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適當的鍛煉和練習。


※保溫杯=中老年?只是你不懂其中的玄機,40歲後要人手一杯!
※要想活的長,首先要吃好!中老年人飲食健康指南!
※我只服這個「老頑童」,82歲日本老奶奶從0開始學編程,帶領全球老年人編玩邊學
TAG: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