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土之城》
本片在前半段運用的時空交錯手法真的很優秀,當珍妮踏上這片中東土地的時候,電影就逐漸的揭開了她母親歷史。導演在時間和空間上不斷平行跳動,而跳動的把握點,就是每當珍妮逐漸發現新的真相時。電影就向我們展示了他們的母親在當時遭遇了什麼,忍受了什麼。尤其是電影在現在的中東和30年前的中東的對比下,可以很直觀的對比出戰火對於人民的影響。在中東背景的襯托下,電影呈現出了一種當代感,戰爭、折磨的場景簡單且粗暴的展現在觀眾面前。而當珍妮開始揭開她母親歷史的過去時,它呈現出了一定的隱喻。由盧巴納·阿茲巴爾飾演的母親娜瓦爾在電影中優秀的詮釋了一個飽受戰爭和宗教折磨的女性。
其實本片對於戰爭的展現是非常內斂的,並沒有像大部分的戰爭片直接展現戰爭的場面,而只是通過遠景展現戰亂的城市,以及戰亂之後城市的廢墟。當然是有一個場景直接展現了基督教軍隊襲擊一輛滿載穆斯林的巴士的場景之一,這是當時黎巴嫩戰爭的一個縮影,也是電影中對於戰爭暴行最有力的描述,這一場景的拍攝展現了維倫紐瓦十分有力的控制力,冷靜的展現出手拿槍支的年輕人,殘忍地殺戮著這些生命,卻一點都不能理解生命的珍貴,他們把這一切以神的名義作為辯護。這也是本片展現的第二個點,就是宗教對於人的摧毀。就像電影里最先揭示的母親歷史,身為基督教的她卻愛上了一個穆斯林的青年,於是那個青年被自己的哥哥開槍打死。而身為基督教的自己也親眼的目睹了基督教是如何屠殺手無寸鐵的穆斯林群眾。這也是為什麼她在之後決定投入到復仇,去刺殺基督教軍隊的頭領。大部分人生下來無法選擇他們的宗教,都是被強加的。而因為宗教去憎恨他人是顯得多麼愚蠢和徒勞。電影給觀眾傳達出了一個觀點,出生的意外並不是仇恨的理由。
尤其是在現在人類的物質文明下,大概沒有什麼比戰爭和宗教摧毀人類社會的倫理和道德基礎更加可怕又可悲的事情了,其實這也正是這出悲劇的震撼所在,雙胞胎在經過艱苦的尋訪,不僅了解的母親當年的苦難軌跡,也更將故事推向了一個悲劇的頂端,各種線索終於帶著他們認識了自己的哥哥,以及自己的父親,其實就是一個人。而故事背景的上世紀70年代的黎巴嫩內戰,這場內戰的複雜程度在人類歷史上也是相當的少見,而重點就是在於宗教之間的爭鬥,而電影通過塑造這場戰爭,則是通過亂倫這樣殘酷,甚至有一點變態的戲劇衝突,來體現出了這場戰爭的荒謬性,這場亂世的悲劇。維倫紐瓦不僅繼續給予了電影很多的技巧性,也將整個電影的風格和氣氛的壓抑的塑造的極其出色。他個人是真的是很喜歡,也很擅長拍這類壓抑,殘酷,冰冷的題材。《理工學院》是如此,《囚徒》《邊境殺手》和《降臨》都是如此,他的電影就像說是一個冷若冰霜的美女,那份冷艷會把你吸引,但同時也會給你一層薄薄的距離感,雖然不遠,但就很難打破,可能這就是他自己吸引人的獨特之處,也是他拍商業片需要突破自己的地方。


TAG:失眠不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