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你還不知道學習是什麼,又怎麼能引導孩子學習呢?

如果你還不知道學習是什麼,又怎麼能引導孩子學習呢?

小青蛙媽媽2017年原創第35篇

你和我說,別逗了,好歹我也是正規大學本科畢業生,學習了這麼多年,還能不知道學習是個啥玩意兒?

你別說,你還未必就真的知道。

不然,你怎麼會天天盯著孩子的分數發狂。

不然,你怎麼會天天讓他抄抄抄呢。

不然,你怎麼還會覺得學霸是別人家的孩子呢?

其實我也不比你多知道多少。

小的時候,以為學習就是上課下課,做作業,考試。

後來發現,除了學生,我們還是要學習,學習就是看書,閱讀,掌握書中的內容。

再後來發現還不是,學習就是挑戰自己未知的不可能,

但是為什麼有的人通過學習變成了牛人,有的人通過了學習還是普通人呢?

什麼是學習

百度上的解釋為:學習,是指通過閱讀聽講思考研究、實踐等途徑獲得知識技能過程

狹義上是一種使個體可以得到持續變化(知識和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與價值的改善和升華)的行為方式。

廣義上來說是人在生活過程中,通過獲得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行為方式。

從這個解釋上在我看來至少有三點:

第一,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並不是階段性的過程,所以這是一場持久戰。

第二,這是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過程,這個是結果。

第三,途徑的形式是多樣的

怎麼樣,是不是與我們所認識的學習有些不一樣呢?

為什麼同樣在一個學校裡面聽課,為什麼有的人成了學霸,有的人成了學渣,而那個學習好的永遠都是別人家的孩子呢?

學霸之所以是學霸學習起來很輕鬆,在很大程度上並不是說他有多少刻苦,而是他學會學習,而學渣們也真的不是學習不努力,只是他們不會學習。

什麼是會學習

這除了方法論之外,首先要來講講思想層面

我們目前的學習,是自上而下產生的,也就是說教育局已經對我們的學習規劃好了的,我們要學什麼,內容是什麼,什麼時候學,都有了明確的規定,可以說這是被動地去學習

而自下而上的學習又是什麼呢?就是孩子們自己對興趣的點自發的開展閱讀、研究的過程,學習的內容和方式往往由自己去定。這是一種主動學習的過程。

在孩子尚小還沒有辦法通過主動學習來達成最終的目標,或者說孩子對目標管理還不明確的時候,被動學習就代替主動學習成為了學習的主角。

然而被動學習往往會給孩子會帶來痛苦,並不是學習的內容有多深有多難,而是一種被壓抑的不自由的反抗的表現,這往往歸結於沒興趣。這就好比讓你對沒興趣的事情強硬去做,而表現出來的行為、甚至內心反應是一樣的。

另外,被動學習由於往往以聽課為主,缺少了體驗、試錯、觀察和思考等環節,孩子們的學習接受程度很低,儘管市面上有很多如何聽講、如何筆記等的方法介紹,但孩子們沒有經過實踐這一環節,能夠吸收的東西真的很少。

回到我們前面的問題上來,那麼為什麼有的人就成了學霸呢?他們好像也沒有什麼實踐,怎麼化這個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了呢?

先排除掉有那麼一部分人對這目前的學習是有興趣的,那麼他們的學習就不是被動的了,而是主動的學習了,比如說有一部分人天生就對數字特別的喜歡,玩數獨,做推理,他會去破解這其中的奧秘,於是數學較他而言可能就會變成主動學習了。

而還有一些人,他們是怎麼做到轉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呢?或者可以說是怎麼學會學習的呢?這裡就不能不提一提自學,有很多人說到自學,感覺很難的樣子,實則不然,師也,傳道授業解惑。

因為自學,你會對這裡面不懂的東西會有思考,而不是等待別人的講解或告訴,自學他會從各個方面來吸取他想要的信息,而自學能力的培養,也有助於後續離開學校之後的終身學習。

如何去做呢

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又該怎麼做呢?同樣是兩點:自學與思考

對於還在學校裡面的孩子來說,自學分為兩個部分。

一個是課本的預習,這在很大程度上來說,也是自學的一部分,只是預習會提前將生疏的知識過一遍,標出不明的地方以待後續著重了解,這就打開了被動聽的先局。

二是課外的自學,我常常看到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會說:「這個老師沒有講過,這個沒教過」便棄做了,這樣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沒有自己的思考,也沒有自己去學的意識,敢情老師不教就無法獲得相關的知識了嗎?課外可以查閱書籍字典,可以詢問他人,可以上網查詢資料等等等等。

同樣,我們學習思考的時候,往往會等著老師講答案,閱讀一篇文章也好,閱讀一些知識也好,甚至做一些數學題也罷 ,都需要有一定的閱讀能力,這種閱讀能力不是說認識幾個字,我會讀就可以了。

而是需要進行判斷、記憶、連結,哪些內容是概念,需要我去記憶,哪些問題是之前或是別的地方學過的內容,需要我去連結找出相同和不同之處,哪些東西是新的,為什麼要這麼寫,放在這裡有什麼用處,怎麼達到下一步等等,這些就要去思考。

思考之後,我們可以將我們的思考寫下來,這同樣提高了我們的寫作能力,寫的形式有很多,可以寫小文章、可以畫畫、可以做思維導圖,可以做展板等等,也可以將思考得出的結論與他人做分享,與別人交流,這才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然而這些我們都缺失了。

我常常看國外一些好的教學思路,特別是一些邏輯思維和批判思維的培養做得很是不錯,他們不會直接告訴你一些答案,而是讓你自己去探索,圍繞一個主題自己去找課題找資料,這種自己去找答案的方式,很是欣賞,只是國內真正能做到這樣的,很少。

結束語

學習就是攀登一座高山,有時候有下坡,有時有艱難險阻,但是只有做到持續和行動,才是學習的真正目的和結果,學習的本質也在於此。

學會學習的方法,就像李笑來老師講的,學習學習再學習,第一個學習是動詞,而第二個學習是名詞,學習了學習的方法、理論、思路,我們再來談學習。

?

?

?

長按下面圖片,關注FrogMomClub青蛙成長社,和你一起帶娃,一起成長,玩轉三界?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