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OPPO,人海戰術之王,拼的就是人

OPPO,人海戰術之王,拼的就是人

iPhone 6s在中國市場總銷量達1200萬台,而OPPO的旗艦機R9卻史無前例地賣出了1700萬台,拿走了4%的市場份額,這一年是2016年,OPPO登峰造極,恰巧也是小米最難的一年。

提到OPPO大部分消費者,隨之想起的是那句廣為流傳的廣告語: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也成為OPPO品牌差異化訴求的亮點。往往產品還是那個產品、價格還是那個價格,因為訴求不同結果就不同,消費者願意為差異化買單。之後,OPPO轉向:前後2000萬,拍照更清晰,不知道能不能成為OPPO的第二個起點。

差異化的功能,差異化的外形,差異化的配色都有可能成為引爆市場的點。但是,不要忘記,真正的差異化只存在於顧客的認知之中。如果功能、外形、配色的差異化,不能幫助品牌在顧客心智中建立差異化認知,則一切都是徒勞。

充電5分鐘,真的能通話兩小時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顧客認知中,是這麼認為的(消費者看似理性、實則感性)。即使羅永浩說鎚子手機可以充電5分鐘,通話3小時又能怎樣。OPPO已先入為主,在消費者心智中建立起了認知,即使其他企業再從這裡突破,也十分艱難,甚至是畫虎不成反類犬。就好比:廚邦說就在這裡曬,曬夠180天,海天醬油跟進曬夠360有用嗎?然並卵。消費者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時,需要的是購買理由,營銷——為購買提供理由。

OPPO的熱銷與iPhone火爆有著不同的邏輯、不同的手段、不同的路徑。iPhone靠產品驅動、品牌勢能,而OPPO靠的是渠道縱深、人海戰術。拼的不只是錢,更是人員圍剿。越往下走,尤其是到了鄉鎮縣一級,你就越能夠感受到OPPO把人海戰術發揮到了極致。即使是vivo這樣的同根兄弟,在渠道終端上也是打的不可開交。

OPPO在全國的銷售都是以代理商的形式來做,簡單的說OPPO總公司負責生產,其他省份負責銷售。省公司下面的各個地市設分公司,地市下面的縣城又有辦事處,從省、市、到縣、鄉鎮,縱深甚至擴展到了村。看似高大上的OPPO品牌,就是靠這些散落在每個城市、每個街道大大小小的實體店把銷量堆積上來。

OPPO的異軍突起,讓其他品牌手機廠商看到了線下的力量,紛紛開始布局下線市場。華為宣稱將在全國啟動「千縣計劃」,下沉零售渠道;小米也宣布計劃3年布局完成1000家實體店的開業,正式打造線下商業新通路,下沉渠道。這看起來是個正確的選擇,前提是真的能玩的轉嗎?

記得14年在潮州某手機連鎖行業做諮詢時,38家門店、384個一線銷售人員,在潮汕地區該渠道商佔據OPPO百分之60以上的銷售,銷量不只是渠道做出來的,更是人堆出來的。看似容易,實則細微之處頗多,甚至瑣碎至極。門店形象、陳列、促銷、助銷、pop、拉升等等,細思極恐、細思極恐。如果,沒有豐富的渠道管控經驗、程度的代理商制度、持續的品牌勢能加持,很容易造成渠道衝突、產品亂價、甚至一夜之間分崩離析。

手機從線上殺到線下,從一線城市到搶佔三四線城市,甚至可以說是街道致勝。廠商們對線下市場的爭奪已趨於白熱化。對於OPPO來說如何從渠道獲客、推銷獲客轉到品牌獲客、甚至是怎麼樣讓品牌持續被消費者購買。OPPO如果不能及時的將渠道縱深、人海戰術積累下來的優勢轉化成為,將失去最佳的戰略轉型期。

從本能理解人性 從本質理解商業 從本謀規划動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認知 的精彩文章:

雷軍打出最後一張牌,小米再提小目標,為2018年IPO做鋪墊
魅族比鎚子更難,黃章教會徒弟餓死師傅
不管怎樣你的產品,最終是要,佔據特性的

TAG:商業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