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的動作片,已經被好萊塢超越了嗎?

中國的動作片,已經被好萊塢超越了嗎?

拍攝電影《戰狼2》時,導演吳京決定請一名好萊塢的動作指導來設計打戲。他自己本身就是很出名的動作演員,但這一次,「非常希望把中國風格和美國風格放在一起,尤其是槍戰方面。」吳京說。於是,他找到了薩姆·哈格里夫。

薩姆·哈格里夫留著絡腮鬍子,笑起來挺燦爛,動起來卻冷峻、多變、節奏很快。他曾參與執導過《美國隊長3》的動作場面,北美影評人給出的評價是「漫威迄今最佳」。

曾經,中國的動作電影是一張世界名牌。現在,事情正在起變化。「中國武打片現在基本是一個已經死掉的類型。」導演徐皓峰曾說,中國動作片已經被好萊塢肢解,其技術被運用到各種類型片中。

中國人自己製作動作電影時,也開始大量使用從韓國、好萊塢來的動作指導。雖然《戰狼2》以破55億的票房成績創造華語電影新紀錄,但中國的動作電影,正在遭遇巨大的危機。

「純正的功夫片完全不可能了」

電影《蘇乞兒》導演袁和平在拍攝現場。(@視覺中國 圖)

2016年12月,由徐克監製、爾冬陞執導的武俠片《三少爺的劍》在全國上映。這是一部籌備近15年的作品。1977年,還是演員的爾冬陞因主演同名電影名聲大噪。這一次,爾冬陞希望用3D技術重振武俠片的雄風,「把它做得懷舊一點,回到以前邵氏公司那種感覺」。

「為什麼要重拍?」這讓功夫電影研究者飛鴻黃覺得不可思議,「這幾年武俠片甭指望!」

果然,觀眾並不買賬。影片成本1億元,糯米電影和中國票房網均顯示,電影最終票房剛剛超過一億元,扣除影院分成,都沒有回本。

爾冬陞也承認這次創作並不成功,「找不到新的方法,」接受媒體採訪時,他篤定地說,「如果將來再拍這種大型武俠片,給我雙倍(錢)都不肯干。」

這頗有些諷刺。過去,武俠片的「方法」是中國人專長,也是美國導演最渴望學習的「法寶」。

2002年,一部《黑客帝國》風靡全球,影片導演沃卓斯基兄弟是李連杰的粉絲,他們曾坦言作品中很多靈感都源於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籌備《黑客帝國》時,兩人還專門為李連杰設計了一個能夠發揮中國武術魅力的角色。

電影動作指導是李連杰的老搭檔袁和平,他為該片設計了許多經典的打鬥場面,包括《黑客帝國2》開場時,崔妮蒂快速且強力的「天蠍踢」。

這大概是中國動作電影最輝煌的時候,很多中國武指受邀到好萊塢發展。曾執導過《霹靂嬌娃》《太極宗師》《夜宴》等中外賣座大片的武術指導譚俏,也在袁和平引薦下闖蕩好萊塢。譚俏在劇組裡享受動作專家的待遇,分配有住房、車子、豐盛的工作餐。袁和平曾經調侃「光是這些食物的花費,在中國都夠拍一部電影了」。

然而,他們當時並未意識到,盛況之下,危機已經顯現。《李連杰傳》提到,袁和平邀請李連杰參加《黑客帝國2》拍攝時,提到好萊塢製作動作戲的方法。他們使用了動作捕捉技術,讓主要角色、替身演員和袁和平的武術組成員穿上緊身衣,以記錄他們做每個動作時身上肌肉的運動。袁和平說,這是當時電影史上為拍攝電影而進行的最細密的動作捕捉。

多年後,飛鴻黃聽《綉春刀》的動作指導桑林回憶,正是這種技術,為中國動作片埋下了隱患。桑林是成龍師兄元奎的徒弟,兩人都曾在好萊塢闖蕩,有一天,元奎對他說,好萊塢的中國動作指導,可能很快就要失業了。

動作電影的鼎盛時代

要講中國動作片的「黃金時代」,不得不提《少林寺》。

1982年《少林寺》上映時,飛鴻黃在電影院里看了十來遍。每次去,放映室都擠滿了人,過道和放映廳四周的觀眾即便側身而站,也依舊被擠得水泄不通。

當時《少林寺》票價一毛錢一張,最終票房竟高達一億元以上。它還是內地第一部在香港上映的功夫片,一舉打破香港功夫片歷史最高賣座紀錄。

中國最早的功夫電影誕生於1928年,內地明星電影公司根據平江不肖生的小說改編拍攝了《火燒紅蓮寺》,裡面藉助鋼絲實現了飛檐走壁的特技,出現了俠士騰雲駕霧、御風行走、隱身復現等攝影手法,還插入了飛劍、掌風等動畫效果。公映後,《火燒紅蓮寺》遠近轟動、名噪影壇,並且出現了《火燒青龍寺》《火燒九龍山》等一系列「火燒片」,中國熒幕呈現「一片火海」。

後來中國陷入漫長的戰亂期,一批電影人遷居香港。香港底層市民喜歡聽粵劇,看戲曲,加上南方有習武風潮。抗戰勝利後,這批電影人使用戲曲演員主演,結合當地的粵劇,開始製作武俠電影。這一時期武俠片闡述的多是傳統道德,忠孝節義。1950年左右的《黃飛鴻》就是俠義武俠片的代表。

李小龍的出現,給功夫電影帶來了新的風格,「他形象冷峻,線條剛毅,兩隻眼睛的火氣可以燃燒一切。」,飛鴻黃說,相比俠義武俠中穿著對襟,展示南拳北腿的舊形象,李小龍基本確立了功夫片的新標準——「會打,多打,打得威猛、爽快」。這種風格很快也為好萊塢接受,李小龍成為中國最早的好萊塢巨星。

但這個階段很短,隨著李小龍去世,香港功夫片陷入短暫的混亂期。當時出現了無數個叫「小龍」的演員,都希望能成為李小龍的接班人,但都沒有成功。

1977年,袁和平第一次執導電影《蛇形刁手》,電影中,主角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英雄形象,而是一個普通人。加上成龍的形象非常適合詼諧的表演,觀眾在功夫片中看到了一個嬉笑怒罵的世界。

功夫電影也因此進入新一輪的爆發期,香港湧現出了新一批功夫片導演和武術指導,代表人物有劉家良的劉家班、袁和平的袁家班、洪金寶的洪家班、成龍的成家班、徐克、程小東等人的新派武俠等。改革開放後,以香港武俠片為代表的功夫電影直接「攻佔」大陸,動作電影達到了鼎盛時代。

這距離一代武學宗師和電影明星李小龍將「KungFu」一詞寫入英文詞典,只過了十年的時間。

「人家已經超越了我們」

《綉春刀》系列電影的動作指導桑林出了本新書,《電影動作設計》。9月16日,關於這本書的新書沙龍在北京舉辦,飛鴻黃也去了。現場,桑林講起中國武術指導闖蕩好萊塢的經歷時提到,當年電影拍攝期間,美國片方會有很多機器拍攝他們的動作。通過動作捕捉,掌握了中國動作的套路。「他們把我們的動作都拍下來,輸入電腦中進行分析,一部兩部三部,花很多時間跟著學。東西都掌握了,我們也就該走了。」

李連杰後來也沒有出演《黑客帝國》系列電影,據知情人士透露,辭演的真正原因是不想被機器取代。當時片方華納提出,要用電腦錄下李連杰功夫的一招一式。其用意十分明顯,用電腦模擬出李連杰的拳腳風格,達到用虛擬人最終代替演員的目的。這意味著,李連杰苦練30年的功夫,在電腦里只要幾個小時就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而且可以用於任何影片中。

對於好萊塢的偷師學藝,動作指導譚俏也深有體會。「好萊塢有一點特別聰明,他們會把準備工作做得特別充分。」譚俏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回憶,武術組會被要求在開機前三個月到位,給演員做培訓。培訓時出鏡明星和替身演員一起訓練,全套配合,遇到不懂的地方會纏著動作指導一直問,直到完全搞清楚。等美國人把技術都學會之後,譚俏發現自己再也沒有之前那麼好的待遇了。「我們在那的工作機會越來越少,美國人的錢不好賺了。」

好萊塢不止學會了,「從動作設計的水平上說,人家已經超越了我們。」曾任《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兵器顧問的張太海說,中國動作指導能輕易被好萊塢超越的一個原因是套路局限。在他看來,國外的傳統搏擊技術,如拳擊、自由搏擊等,都特別注重實戰,講戰術。而中國武術指導大多是體校出身,或是戲班裡培養出來的武生,重表演套路,追求漂亮。

兩者間的區別,在電影中會很明顯。張太海以《諜影重重》系列電影為例說,馬特·達蒙扮演的特工與人打鬥時,被對方控制,「他會在旁邊摸啊摸,摸了一支筆,一插對方……這就是戰術」,張太海說,這樣觀眾會覺得演員的反擊很真實。中國很多電影遇到這種情況,演員很可能會進行心理活動,想到對手曾侵略中國,或有殺父之仇,靠精神力量爆發出更強的戰鬥力,終於反敗為勝。現在中國電影之所以會請美國、韓國動作指導,也是因為中國觀眾換了口味,現在更喜歡看那種拳拳到肉的動作打鬥場面。

「好萊塢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動作模式。」《看電影》雜誌主編阿郎認為,西方電影這麼拍,也涉及到真實感的問題,現實生活中美國警察不可能用中國的方式去致敵。「中國的東西學習過來之後,他們要進行本土化,形成一個真正的他們自己的東西。」

在這種需求下,融合了東方元素的國外動作電影迎頭趕上,而中國動作電影的技術卻止步不前。上世紀80年代初,程小東在成名作《生死決》中,將威亞和鏡頭的快速剪輯結合起來,呈現出漂亮的視覺效果。在後來的《倩女幽魂》等電影中,威亞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尤其是到了《卧虎藏龍》里,更是將這種技術用到了禪意的高度。

「現在看以前的電影,那時候的威亞吊得真好,不僅穩而且沒有痕迹。」飛鴻黃感慨,或許是太依賴後期處理了,現在的一些影視劇中,吊威亞的人都在打晃,「威亞技術好像沒有進步,反而退步了」。

只知練武術,不懂拍電影?

電影《蕩寇風雲》中的趙文卓。(@視覺中國 圖)

2017年,張小北開始執導他的第一部電影《拓星者》,這是一部融合了科幻、動作和冒險類型的電影。設計電影的動作時,他們沒有採用傳統的中國武術套路,而是決定借鑒以色列格鬥術和MMA(綜合格鬥)。他後來邀請張太海來做電影的動作指導。

之所以要設計這樣的動作,是因為電影需要。「我們要盡量把演員現實生活脫離開」,張小北說,他們想給觀眾營造一種新鮮、陌生的感覺,「那意味著動作風格也要跟中國觀眾熟悉的那種風格要不同,再加上大規模打鬥環節是在荒漠里,就借鑒這種形式。」

張太海就很熟悉這種風格。除了動作指導外,張太海還做製片人,也自己導演過電影,最近還在做格鬥賽事《崑崙決》的解說。

動作電影以打鬥為主,但依然是電影的一部分,動作是表演的一種延伸。李安在拍攝《卧虎藏龍》時就曾經要求,「我的每個動作都要有理由,要顯示人物性格和心理狀態」。

「動作指導最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理解劇本,然後設計出一種風格,讓演員能夠完成符合這個戲劇該需要的一種動作風格。」張太海認為中國武術指導最大的問題是,只知道練武術,不懂如何拍電影。因為年代限制,中國武術指導多是體校畢業。在體校,武術的四個標準是「難美新高」——動作難度大,美觀,新奇,踢腿要高。這是一種表演,不存在戰術,導致目前中國動作電影動作設計很多無法貼近人物、貼近劇情。

有一些動作指導給演員講戲,會說「我準備讓你打一個長拳的虛步亮馬,這個比較有意思」,張太海笑著說,這完全不是電影語言,演員自己也是懵的。很多人對武術套路很熟悉,對電影工業的了解卻並不多。

《看電影》主編阿郎則認為,武戲和文戲分離太大,不單單是武術指導的問題,歸根結底是電影創作團隊的問題。「任何一種藝術,一定是跟著生活、跟著社會大的變化去發展的」,阿郎說,電影的創作是一個事無巨細的過程,不能把責任都推給武術指導。

在電影《精武英雄》里,陳真和藤田之間有一場關於武術的語言交鋒。陳真問藤田:你練武術的目的是什麼?藤田答:為了打倒對方。陳真說:不對,擊倒最方最好的方式是用槍,練武是不斷地突破身體極限,是要了解宇宙蒼生。

這似乎也暗含了對今日中國動作電影的某種隱喻,是迎合觀眾走向實戰化,還是繼續保持傳統功夫片的武俠氣概,又或者將兩者統一走出一條新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sta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夜闖怒江、無懼塌方——為了一顆石頭,他們在密林上演最瘋狂的「追星」
弟弟,我真的特別特別特別愛你
兩任夫人「爭位」爆猛料,特朗普家「後院起火」
本科學校被鄙視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沉淪不上進

TAG:Vista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