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雲趣分享|用大數據分析唐詩,能發現什麼古人的秘密?
最近,一條新聞引起大數據從業同行們的注意——《清華附小學生用大數據研究蘇軾》,現在的小學生真是了不得!其實通過對大量唐詩的數據分析,可以更加了解歷史發展脈絡,讀懂每一首唐詩背後的家國情懷。今天海航雲就為各位分享一下大數據分析技術發現的唐詩秘密。
大數據分析下的蘇軾
下圖為大家貼一部分該學生的研究報告:
在這些報告中,5位小學生所寫的《大數據幫你進一步認識蘇軾》里,學生們通過電腦程序運用大數據分析,對蘇軾的3458首詩詞進行了分詞研究。
研究發現,「子由」是蘇軾詩詞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在《蘇軾詩詞全集》中共出現229次,「足可見蘇軾與弟弟子由之間的手足情深。」
另外,「歸來」一詞共出現157次,「歸去」則出現92次。學生隨即展開思考,這樣用詞的原因是因其總是在到處雲遊嗎?通過進一步分析詩詞創作的年代,結合蘇軾被貶謫的經歷,學生髮現,「蘇軾一生三次被謫,每次被謫結束之後,蘇軾詩中」歸來「出現的次數就會有所增加。」
大數據,發現唐朝「兄弟情」
在對四萬多首唐詩進行了大數據分析,你猜全唐詩中排名第一的好基友是誰?不是李白和杜甫,也不是白居易和元稹,而是陸龜蒙和皮日休!這兩位互相提到對方的次數都在百次以上,你寫一首送我,我再回一首贈你,跟現在微博大V之間的互動差不多。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本唱和詩集:《松陵集》,就是他倆寫的。為了不辜負他們之間的友誼,文學史通常將兩者合稱為「皮陸」。
並列第二的是白居易和劉禹錫、白居易和元稹。白居易和劉禹錫同年(772年)出生,從政道路都是各種被貶謫。但兩人都很長壽,劉禹錫71歲時去世,白居易則活了75歲。白居易在得知劉禹錫去世的消息時,寫下了千古名句:
四海齊名白與劉,百年交分兩綢繆。
同貧同病退閑日,一死一生臨老頭。
從排名前三十的引用關係來看,白居易絕對是唐朝詩人朋友圈中的明星,是大V中的大V。而唐朝詩人另一個大型朋友圈,是杜甫-李白朋友圈。杜甫寫了12首與李白有關的詩,李白則只有3首與杜甫有關的詩。


※比《詩詞大會》還火!00後上演最強飛花令!
※白居易題匾:禽獸居之
※一不留神照金山上秋意濃 漫山紅葉讓人心醉
※【夜讀】願得一人共吟哦
※願得一人共吟哦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