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曾健勇變「戲法」 踏上跨媒介繪畫實踐新征程

曾健勇變「戲法」 踏上跨媒介繪畫實踐新征程

中國藝術現場 關注正在發生的藝術事件!

GIF/1003K

將於2017.10.14開展的《戲法》是曾健勇在索卡畫廊北京空間舉辦的首次個人展覽。在新展覽中,曾健勇將延續2015年開始的跨媒介繪畫實踐,根據畫廊空間創作一系列全新作品。

彼岸,180x575x150cm,紙漿、聚氨酯、松木、水墨上色

在這次展覽中,曾健勇離開了他曾經依賴的宗教敘事,直面當代生活的不確定性,以藝術為媒介,展開通向未知目的地的靈性之旅。

書與手,36x48cm、38x20x12cm,

皮紙、紙漿、水墨,2017

策展人唐澤慧表示:「近年來曾健勇在創作上的最大改變是他從繪製作品發展,或者更恰當地說『平行過渡』到操作一系列的項目和計劃,從思考平面、色彩、構圖 的畫家轉變成一個在觀念、空間、媒介上進行自我挑戰的藝術家。這當然有外在的原因,在這個高度媒體化的時代,感知和體驗越來越重要,藝術家們必須要其他視覺媒介爭奪觀眾的注意力,他們必須努力更快速、更巧妙,更直接地讓人們步入自己製造的情境之中。」

戲法,178x58x42cm,紙漿、聚氨酯,松木,水墨上色,2017

2014年的時候,曾健勇開始嘗試創作三維作品,他用木雕、鑄銅等不同的材料創作了一些效果還不錯的雕塑作品,但與此同時卻感到對自己藝術家身份的焦慮,似乎缺乏演進的內在動力。多次試驗之後他偶然發現了發泡膠這種工業材料,他用發泡膠做出基本造型,然後在上面附著宣紙紙漿,在紙漿表面以水墨繪畫。如此,曾健勇創造了一種介於雕塑與繪畫之間的曖昧之物,打開了水墨在空間中展開的可能性。這些繪畫突破了平面的限制,成為佔據真實空間的實體。在物與象、虛擬空間與真實空間,二維與三維之間構建了一個多重、歧義、互文的存在。在將架上作品向多媒體的綜合藝術發展的同時,他仍然試圖保持繪畫的手感和某種可變的形象。

黑花,48x72cm,紙漿、木板,水墨上色,2017

創作上的改變與他的意識和生活的成長、改變有關。他最早因為「大隊長」等少年肖像系列而為人所知。這一系列作品呼應的是世紀初流行的「新卡通一代」那種從青少年文化中體驗的青春情緒,可是相比大多數藝術家的小清新風格,他作品中的形象並不是撒嬌式的拒絕長大,而像是遭受了更為深刻的傷害,迷茫、彷徨而又脆弱。或許可以看到在圖式層面與張曉剛《大家庭》的相關之處。這些帶有「傷痕感」的肖像疊加了他對自己少年時代的回憶和對現實的觀察,在水墨中引入了一種「當代性的表情」,呈現了一種不同於我們慣常認知的,帶有反思和批判意識的童年敘事。

欲言,80x70cm,紙漿、鋁塑板,水墨上色,2017

2011年以來,宗教和寓言一度成為他繪畫的重要主題,「頭號人物」系列中充滿了十字架、聖經、荊棘冠、施洗者這些對於宗教的隱喻和指涉,這種趨勢在他的上一次個人展覽《編年史》中達到頂峰,整個展覽以「大洪荒」、「啟示錄」、「復樂園」三個來自於《聖經》的故事搭建起三個視覺場景,希望重建關於人類和自我的「編年史」。在借用「編年史」這個根植於基督教的傳統的敘事框架的同時,也套用了其中的歷史邏輯和人為規定的統一性。

信使,144x72cm,2016

曾健勇出生於廣東澄海一個基督教家庭,祖父和叔祖都是牧師,宗教是他的人生中的重要體驗,可他並沒有成長為一個虔誠的宗教信徒,可能是潮汕人的世俗生活理性中和了基督教信仰中的超越氣質,也因為他從大學畢業就親身體驗了中國社會波瀾壯闊的巨大改變,以及這一切給世道人心巨細靡遺的衝擊。這一切都讓他的思考和創作都充滿了複雜的矛盾性。之後他開始創作了一系列大尺幅的風景畫和帶有寓言色彩的人物繪畫,試圖從「在野「的自然景觀和往古的宗教敘述中為自己的當代生活尋找到遊藝、棲心、悅目的可能境界。

盒,43x22.5cm,紙漿、鋁塑板,水墨上色,2017

自2015年開始建構的「繪畫劇場」表面上看是他最為「入世」的作品,對觀眾來說理解起來似乎更為簡單直觀,但從創作層面而言卻是對水墨內在圖像和外在物質性媒介的雙重實驗。一個有趣的地方是這些作品中單個形象的直觀衝擊力似乎有所下降——不再有以前他那種作品中細緻的描繪和色彩關係,他更關心的是形象和形象之間構成的關係,它們在實際空間中彼此的位置,以及在象徵意義上如何形成映像關係,這一組作品和他的其他幾個系列的繪畫作品也構成了互文關係。

白紙,48x72cm,紙漿、木板,水墨上色,2017

這個展覽呈現了藝術家的此刻的工作狀態,可能最有趣的一點是在新計劃中他如何離開繪畫和回到繪畫,這種衝突性的操作迫使他和我們一起思考繪畫傳統中構形敷彩的既有邏輯的有效性,直面新的創作中的那種多元媒介、多種並行的過程以及和空間的結合造成的諸多問題,從而將自己完全打開,投入到未知的探索之旅中。

展出作品搶先看

樹,40x25cm,紙漿、鋁塑板、水墨上色,2017

藏品01號,107x63cm,紙漿、木板、水墨上色,2017

訓導者之歌,156x70x50cm,

紙漿、聚氨酯、松木、水墨上色,2017

後,39x24.5cm,紙漿、鋁塑板、水墨上色,2017

躑躅,44x85x30cm,紙漿、聚氨酯、松木、水墨上色,2017

一則招聘:現招市場銷售人員一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藝術現場 的精彩文章:

庫里蒂巴國際藝術雙年展揭幕,中國當代藝術強勢登陸南美!
跟達·芬奇歡喜冤家,和拉斐爾相愛相殺,米開朗基羅的傳奇與八卦
第15屆伊斯坦布爾雙年展開放預展現場
「一個只存在24小時的畫廊」
現代繪畫之父的爸爸:比莫奈更應受崇拜的印象派大師!

TAG:中國藝術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