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梅對話石黑一雄的「中國使者」——上海譯文出版社資深文學編輯馮濤
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2017年10月5日下午1點(北京時間晚上19點),瑞典學院將201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英國作家石黑一雄。
石黑一雄獲獎,網上有評論「這幾家出版社又發了」。縱觀網路銷售情況,石黑一雄的書本在許多網店已經售罄,還有的網店則推出了限購活動。再仔細一看,發了的,其實就只有一家出版社!
哪家出版社如此幸運?他們又是如何慧眼識珠,發現石黑一雄作品的潛力呢?10月14日-15日晚22:00,江蘇文藝台《聶梅的有聲書房》主播聶梅將在節目中採訪石黑一雄的中國使者——上海譯文出版社的資深文學編輯馮濤,聽他講述石黑一雄的故事,以及這位新科諾獎得主和中國的緣分。
主持人聶梅
《聶梅的有聲書房》
22:00-22:30
完整對話鎖定《聶梅的有聲書房》
石黑一雄的中國使者
上海譯文出版社的資深文學編輯馮濤是這次「贏面」的關鍵人物。馮濤是石黑一雄的資深粉絲,自稱一直對石黑一雄情有獨鍾。
馮濤2001年初入職上海譯文出版社,入職初期便把石黑一雄列入了出版目標中。然而,當時的版權已經旁落——屬於譯林出版社。直到2009年,石黑一雄出了新作《小夜曲》。以此為契機,上海譯文出版社成功購入了新書的版權,此後又將作者其他作品的版權一一購買。
通過馮濤十幾年的努力,上海譯文出版社買下了石黑一雄到目前為止所有作品的中文版權。如今,上海譯文已經出版的石黑一雄作品有《遠山淡影》《浮世畫家》《無可慰藉》《小夜曲》《被掩埋的巨人》,現在當然都斷貨了。而接下來他們也即將出版石黑一雄的另外三部作品:《我輩孤雛》(上海孤兒)、《長日將盡》(長日留痕)、《莫失莫忘》(別讓我走)。
石黑一雄其人
石黑一雄1954年生於日本長崎,5歲時,身為海洋學家的父親石黑靜男因替英國北海石油公司工作,全家移民英國。
生於日本長於英國,用英文寫作,自嘲日文「很爛」,喜歡以「國際主義作家」自稱。他與薩爾曼·拉什迪、V·S·奈保爾並稱為英國文壇的「移民文學三雄」。
1982年,已經分別在肯特大學和東英吉利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和碩士學位的石黑一雄出版了第一部長篇小說《遠山淡影》。小說以二戰結束初期的日本為故事背景,以居住在倫敦的日本寡婦悅子作為敘述者,大女兒景子的自殺使她回憶起二戰後她在長崎的生活,記憶一點點被點亮、激活,如早已不流血的傷疤一般隱隱作痛。
初試牛刀的石黑一雄從此一發不可收,以大約4年一部長篇的速度寫作。在《遠山淡影》中有一條支線,講述一位老教師重新思考他一生所構建的價值觀,石黑一雄以此展開,寫下第二部長篇《浮世畫家》(1986),展現一位二戰時曾幫助宣揚軍國主義的日本浮世繪畫家在戰後的回憶、反思和懺悔:原來整個日本民族的過去,竟是在為一種荒誕虛幻的理想獻身。這部小說獲「布克獎」提名,並摘得1986年「懷特布雷德獎」,被譯成十餘種文字。
3年後,石黑一雄的第三部作品《長日留痕》(1989)問世,將背景置於英國鄉間,書寫了一位英國老式貴族宅邸的男管家為維護尊嚴而壓抑情感、否定自我的悲劇人生。
身為一名移民作家,石黑一雄既享有移民作家的天然優勢——更容易以局外人的視角觀望日本和英國的文化和社會,將濃厚的問題意識訴諸筆下的人物,以此求得解答;同時也不得不面對移民作家普遍面臨的道德困境——用更令西方人接受的敘事方式,講述早已與自身剝離的文化和記憶,是不是一種天然的討巧?
正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所言,人們可以在他的小說中「發現一種特別坦誠和溫柔的品質,既親切又自然」。石黑一雄書寫的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生命境遇,這種境遇可以關乎任何人。
在10月14日-15日22:00《聶梅的有聲書房》節目中,主播聶梅將對話馮濤,聽這位「資深粉絲」和「大使」如何看待石黑一雄,又是如何幫助上海譯文出版社將其版權收入囊中的。


※周大湖│無意中翻到媽媽的情書,竟然是寫給他!
※劉東│這是一個懦怯的世界
TAG:罐頭文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