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地被清朝割讓,如今居民依然說著明朝的方言,並只用著中國製造

此地被清朝割讓,如今居民依然說著明朝的方言,並只用著中國製造

眾所周知,中國有著千餘年的悠久歷史,並且也經歷了多個朝代,但明朝卻是我國歷史上最初一個由漢族樹立的大一統王朝,明朝一共存在過十六個君王,並且整個朝代也延續存活了276年,期間並沒有過賠款割地以及所謂的和親,因此說明朝算是一個很厲害的王朝了,不過到了清朝之後,這種的情況便漸漸的有所改變,今天小編就和你說說這麼一塊本屬於中國的領土,後被清朝割讓,如今這裡的居民仍然說著漢語花著人民幣。

此地被清朝割讓,如今居民依然說著明朝的方言,並只用著中國製造

當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崇禎在煤山自縊之後,明朝便算是滅亡了,但是在南方還是先後的建立了弘光、隆武等政權的,不過要說堅持最久的還是被稱作永曆皇帝朱由榔,不過這樣的一種小眾政權並沒有堅持多久,僅十年之後,永曆政權便被清軍給推翻了,在1659年,永曆皇帝為了逃命,便攜帶著大臣和御林軍在內的4000餘人向緬甸逃去,但正當永曆皇帝一行人要渡伊洛瓦底江時,緬甸王卻耍了一個小心眼,原來當時的緬甸王害怕明朝的這些大軍渡江之後會對自己的政權造成一定的影響,為此他故意派遣了4艘小船來接這些明朝的大軍,因此最終到達阿瓦城的人數僅有646人,剩下的3000餘人無奈留在了雲南邊陲的興達戶小城內,不過這個地方在名義上還是屬於永曆皇帝統治的地盤,再往南便是緬甸地盤了。

此地被清朝割讓,如今居民依然說著明朝的方言,並只用著中國製造

顯然,清軍並沒有因此放過永曆皇帝,在1661年,吳三桂便親自帶兵10萬攻入了緬甸地區,並強行逼迫緬甸王老實交出永曆皇帝,不然就兵臨城下,在這種情況下,緬甸王自然沒有選擇,只好交出了這永曆皇帝,此後不久,這位永曆皇帝便處死在昆明了。此時留在興達戶的數千民大明的遺民深知復國無望了,但是他們也不願意向清軍低頭,於是便自稱是「桂家人」,因為永曆皇帝之前就是桂王,也許是因為此地過於的偏僻,興達戶一直都是處在自治的狀態。

此地被清朝割讓,如今居民依然說著明朝的方言,並只用著中國製造

後來到了1730年,楊猷被順利的選上了當地的土司,此後他便將興達戶更名為果敢,並且這個名字也一直延續至今,雖然這座小城地處偏僻,但至少也是屬於中國的管理範圍,但是到了1897年,清朝便和英國簽訂了《中緬條約附款》,在該附款當中,清朝竟然把果敢割讓了英屬緬甸,所以這個本是由明朝遺民組成的小城,就變成了其他國家的領土了,但這並不意味這果敢人民就被其他國家給同化了,相反在這裡仍然可以看見許多中國的影子。

此地被清朝割讓,如今居民依然說著明朝的方言,並只用著中國製造

首先,如今的果敢地區仍然有90%以上的是漢人,並保持著中國漢人的生活習俗,甚至在果敢的許多大街上都有中國人開的商店,賣的也都是中國製造的商品,就連這裡的居民,也都是依然帶著明朝方言,此外,他們也是始終寫漢字說漢語,就連貨幣也是使用人民幣

此地被清朝割讓,如今居民依然說著明朝的方言,並只用著中國製造

當然這裡的學生教材都是直接引用了雲南的,因此在上面還是寫著祖國的首都是北京,因此很多時候,老師們都還有特意的解釋道,這裡所說的祖國並不是指的緬甸。其實走在果敢地區的街道中,你還可以發現許多中國元素,比如隨處可見的漢字標誌牌,其通訊設備也是使用中國的移動、聯通、電信等,因此在果敢很難看出這裡是在國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