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沉船財物價值超千億,800年不腐船主成謎

沉船財物價值超千億,800年不腐船主成謎

1987年8月,英國海洋探測公司與廣州救撈局合作,在陽江海域尋找東印度公司的「萊茵堡」號古沉船。據記載,該船載有白銀6箱,錫錠300多噸。

經過2個多月的緊張作業,居然沒有找到這艘沉船。打撈隊資金即將耗盡,隊員們有點氣餒。在準備撤離的前一天,儀器顯示海床表面有一個小小的凸起,這肯定不是排水量800多噸的「萊茵堡」,英國人選擇了視而不見,但是中方尹干洪卻對此產生了興趣,於是派潛水員下去。

潛水員仔細觀察發現,凸起物上掛著密集的漁網,果真是一條沉船。於是,中英雙方決定用抓鬥試抓。第一抓什麼都沒有,第二抓除了海泥就是陶瓷碎片,大家的士氣非常低落。正當大家準備放棄的時候,一條特別的物件引起了注意,一位潛水員拿起一看,居然是一條長長的金鏈。

金鏈的出現,引起了大家的歡呼。由於尋找「萊茵堡」無望,中方果斷中止了此次合作,帶著金鏈和一些瓷器回廣州鑒定。

經過鑒定送來的247件器物,主要以瓷器為主,年代大約為宋元時期,它們應該來自一條海底沉船。1987年8月,廣東省文物部門正式宣布,在廣東台山上下川島海域發現了一艘古沉船,沉船遺址被命名為「廣東南海宋元沉船遺址」。

由於打撈資金和專業技術的限制,這艘沉船在海底又呆了20年。

2007年4月8日沉船整體打撈工程正式啟動。

2007年12月21日,古沉船起吊,次日上午,在現場舉行出水儀式。

時隔800年,古沉船終於重見天日,這艘沉船被正是命名為「南海Ⅰ號」。

令人驚奇的是,這艘沉沒海底800多年的古船船體保存相當完好,整艘船沒有翻、沒有側,而是端坐在海底,船體的木質比較堅硬。

(船艙內瓷器層層疊疊、密密麻麻的堆放方式是南宋遠洋商船的典型特徵)

經過清理,確定「南海Ⅰ號」為南宋時期商船,長30.4米,寬9.8米,船艙內保存文物總數為6萬~8萬件。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據估算,整船的宋瓷以及金銀器皿,船上文物總價值至少3000億人民幣。

(「南海Ⅰ號」模型船)

其中給人以深刻印象的是船中的金器,沉船共出水了金手鐲、金腰帶、金戒指等黃金首飾,它們共同的特點是粗大。鎏金腰帶長1.8m,鎏金手鐲口徑大過飯碗,粗過大拇指。

(南海Ⅰ號曾出土的稀世珍寶 鎏金龍紋手鐲)

800年前,誰會有如此巨大的財富呢?

(鎏金腰帶)

至今,我們沒有找到任何與船主相關的證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俗家方丈 的精彩文章:

鬧市區現超級王陵,陪葬品過萬件,甚至有長生不老葯
南海水下發現巨大寶藏,專家稱價值堪比可燃冰!
英國人砸掉中國65萬件珍稀文物,一件價值2.3億!
日本人盜走中國一稀世國寶,70年來當祖宗供奉
海昏侯墓發現神秘物質,顏色灰暗質地堅硬,或可解劉賀死亡之謎

TAG:俗家方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