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缺少美國,亞太區域貿易協定照樣充滿活力

缺少美國,亞太區域貿易協定照樣充滿活力

今年1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宣布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作為該協議的「群主」,美國一直是其亞洲合作夥伴有力的政治經濟「後盾」。因此,美國的「退群」引發了人們對亞太地區貿易合作前景的擔憂。不過,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網站日前載文稱,缺少美國,亞太區域貿易協定照樣充滿活力。

圖片來源於網路

美國「抽身」誰來補?

美國長期以來在亞太地區經濟發展和區域一體化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美國加入TPP及奧巴馬政府推出「重返亞太」戰略等系列舉措,將這種跨太平洋的合作關係推向高峰。隨著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TPP,美國在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是否留下了「空白」?

文章稱,亞太地區的內部合作,無論是2013年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談判啟動還是2015年東盟經濟共同體的成立,皆是基於強烈政治動機的刺激。由於亞太地區主要由存在競爭關係的經濟體來主導,美國作為重要市場和貿易補充,它的退出將可能導致該地區「缺乏新的區域貿易合作點」,進而「陷入激烈的競爭中」。

但文章同時指出,隨著區域經濟體尋找「新型增長引擎」以及中國致力於對區域鏈和基建進行投資,亞洲可能出現「更大程度的區域整合」,而這種進展也會推動RCEP和其他區域機制的正式合作。此外,文章將RCEP評價為「30年來亞洲一體化嘗試的高潮」。

亞洲「單飛」不可怕

文章還建立了可計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GE),來分析亞太地區不同國家開展貿易合作的前景。RCEP、兩種不同的TPP模式(有美國與無美國)以及「美日自由貿易協定」均作為影響因子加入其中。各個模型的結果以到2030年的貿易出口和實際收入水平(Real income)的形式反映在圖表中。

圖表數據來自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網站

根據分析,TPP12(即包含美國的TPP)模型2030年的全球收益達4920億美元,其中美國收入增加1310億美元,越南、馬來西亞等國的收益也出現可觀的增長。通過比較得出,上述增收大多基於它們與美國的貿易。

TPP11模型包含了除美國以外的所有11個TPP成員國,根據推算,它在2030年的全球收益為1470億美元,相比TPP12大幅降低。PIIE分析稱,收益大幅下降的原因是,在沒有美國參與的情況下,TPP的規模將大幅縮減,且許多成員國之間已存在自由貿易協定。與美國建立更自由的貿易關係是這些國家對TPP感興趣的主要原因,通過TPP11是無法實現這種關係的。

而TPP16(TPP 11+印度尼西亞、韓國、菲律賓、泰國和中國台灣地區)模型產生的收益最大,到2030年其全球收入增益將達到4490億美元,成員國自身的收入將增長4860億美元(這一數據比TPP12更高)。其原因在於,這個模型內的日本、韓國、台灣等國家或地區目前並沒有貿易協定,通過加入TPP,它們相互之間將獲得高質量的貿易條款。

在RCEP模型中,全球收入在2030年將增加2860億美元。文章認為RCEP成員在經濟結構上處於相互競爭而非互補的狀態,且許多先前存在的貿易協定已涵蓋了RCEP成員之間的貿易。儘管如此,報告仍然對RCEP的前景保持樂觀。它認為,RCEP的高程度聯合未來可能會帶來更多的後續協議,而這將會帶來更大的長期利益。

報告認為「美日雙邊協議」是所有方案中「吸引力最低的」。這一模型的2030年增益(1200億美元)遠遠低於TPP12。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所有TPP模型中,中國均將因貿易轉移和整合市場上的優惠待遇的消失而受到損失。但PIIE明確指出,「在任何一種情況下,中國受到的影響都將很小」。

美國「退群」不明智

文章還指出,對美國離開TPP後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前景表示樂觀。雖然美國離開後TPP的預測收益大幅(三分之二)減少,但除去美國外的其他成員國組成的TPP「同樣能為成員國帶來好處」。同時,「所有區域性的方案,都將比同屬世界前三大經濟體的日本和美國達成的雙邊協議取得更多成果」,因此更有理由「在多個軌道上加速亞太地區的經濟一體化進程」。

文章稱,美國的退出將使本國無法享受參與一個充滿活力的地區的一體化進程帶來的好處。而且,隨著包括中國、印度和日本在內的大型經濟體開始在貿易、投資、知識產權、數字經濟、國有企業、勞動力等方面形成地區規則,美國的經濟損失將會更大。報告強調,區域一體化趨勢最終可能會促使美國重新審視與亞太地區的接觸。

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文歡迎轉載,轉載時請在文首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美國研究 的精彩文章:

TAG:上海美國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