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非洲菜市場里賣菜的傳奇中國老人

在非洲菜市場里賣菜的傳奇中國老人

相約星期五,我們繼續北大才子黃河清的非洲故事。他的新書《非洲歸來,不必遠方》自推出以來,反響熱烈,豆瓣評分高達8.5,很多朋友紛紛表示被他風趣幽默的文筆和精彩真誠的故事觸動。每周五,我們可以從波布非洲平台閱讀書里的趣聞趣事。

黃河清,1989年出生於廈門的南方少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曾主演電影《此間的少年》。畢業後,黃河清拒多方 offer,選擇前往非洲工作,常駐剛果金,期間行走剛果布、蒲隆地、幾內亞、肯亞多地。按他所說,重塑了人生三觀。

統統都得去買菜

前景提要:剛果金大菜市場是個虎踞龍盤、涇渭分明的江湖,處處暗藏玄機。為了避免損失,公司雇了一個當地黑人幫忙買菜,我們稱他為老菜。

大市場整體來說由四個部分組成,我們下車的地方是雜貨區,可能由於很多雜貨體型較大確實需要車輛運送的關係,這裡還能勉強通車。由於我們一般只來買菜,因此雜貨區具體賣什麼我不是很清楚,但據說是來自各國各地的走私物品,上到毒品象牙,下到皮搋飯勺,都可以搞到——有一次我甚至在地攤上發現了一雙國內都不曾見到過的山寨雙星回力膠鞋,不由得感慨我祖國品牌走向世界的腳步。

這個區據說還常年混跡著許多當地海關的工作人員,他們把海關扣押的物品直接一箱一箱地拖到這裡來賣,補貼家用。因此,對當地人來說,海關工作是出了名的肥缺。我也確實在這個區偶爾碰上過時常幫我們辦理清關文件的海關的朋友,不過彼此只是相視一笑而過,黑人朋友的臉實在太黑,我也看不出來他到底有沒有臉紅。

這一片的頭頭似乎是個瘦瘦小小一臉陰鬱的當地黑人,因為只有見到他老菜才會鄭重其事地停下來打招呼握手擊拳,其他人他充其量也就是揮揮手。雜物區跟其他區相比整體來說還算比較乾淨整潔,偶爾還能看見幾個隻身閑逛的其他膚色的人。

雜物區進去就是蔬菜區了,一般是我們購物的第一站。蔬菜區雖然說不上東西有多齊全,但叫得上名字的蔬菜基本還是都有,特別據說在這幾年中國人明顯增多了以後,韭菜、芥藍、菠菜什麼的也明顯比以往多了起來。

不過老黑賣東西還是走的本土的粗獷狂野風,從來不會稱重賣,而是論量。比如賣西紅柿,幾個西紅柿堆在一起就算一摞,然後一摞是多少錢。三爺這麼精明的人最喜歡碰見那裡擺著好幾摞西紅柿的攤子,一旦看見,他就悠悠閑閑地走過去,以不下於劉謙的手法把賣相最好的幾個西紅柿全部挪到同一摞里,同時把那摞里賣相不好的西紅柿全部置換出去,然後花一摞的錢把它們全部買下。

蔬菜區的環境比雜貨區可是差多了,地面是純粹的土地,而且是用不知道多少爛菜葉子爛西紅柿養出來的相當肥沃的黑土地,人走上去軟軟的,觸感相當不真實。只要是個陽光能照到、人又不常踩的小角落,就會有小野花不論季節地開得異常燦爛。

蔬菜區擺攤的基本全是黑人大媽,而且個頂個的胖,還都不怎麼動,巨大的黑色身軀給人一種穩如泰山的感覺,彷彿直到世界末日她們也還是會把攤一直擺下去。由於環境實在對於昆蟲的生長太過理想,從蔬菜區開始蒼蠅的個頭和數量就開始急劇上升,嗡嗡地在空氣里繞著黑人胖大媽們飛來飛去。

蔬菜區每個攤位的攤主顯然都是認識老菜的,見老菜來了就會投過去一個諂媚的微笑,希望以後能多給他們帶客人過去,作為回應,老菜偶爾也會順手從他們的攤位上抓點東西吃,不過他也不吃完,吃兩口就扔了,而下次老菜就一定會帶我們去那個拿了東西吃的攤位買菜。其實每個菜攤上賣的東西都差不多,價格也差不多,所以我和三爺也並不介意。

不過在這麼多攤里,有一個中國老頭的攤是每次我們都會去光顧的。沒錯,一個中國老頭。這個老頭基本上是整個大市場里唯一的華人,不過他身上華人的東西已經基本退化殆盡,聽不太懂中國話,僅剩下的那點辭彙量只夠用來進行兩位數以下的討價還價,自然也早不知道現在中國的位置究竟在哪裡。

據說這個老頭的故事非常精彩,隨便節選出一段來都超過我這一生的故事,在那些他精神還比較正常,語言還流利的時候曾經給不少人講過。可惜我到的時候他似乎已患上老年痴呆症,賣菜都經常語無倫次,靠著這邊大量中國公司的照顧才算勉強能過下去,因而我所能知道便只是些隻言片語,算不得完整的故事。

這個故事裡,老頭之前是中國國民黨高級降將家的公子,49 年戰敗便沒有去台灣,一直在大陸呆著。但可惜活過了武戰,沒能逃過文戰,文革期間他們本打算非法舉家逃亡法國。可不知送他們的船出了什麼問題,將裝著他們的集裝箱(當時運送非法移民的慣用手段)誤發到了剛果金。由於路程遠超計算,集裝箱到時整個箱里的人已經基本死絕,他是唯一活下來的人。

等下了船他發現這個地方除了說法語以外和父母所描繪的法國竟是如此的不相似。可父母早已在他身邊死去,他也再沒地方可問,便咬牙留了下來。有人說他參加過內戰當過當時總統的貼身保鏢,有人說他擅長理財,曾經一度在剛果金富可敵國,總之他曾經有足夠的能力去真正的法國,或者回中國

可他在這片土地上碰到了一個美麗的當地姑娘

也就是現在時常回來給他送菜的那個黑人大媽。在他最落魄的時候那個女孩用神奇的草藥救過他的命,他從鬼門關回來第一次睜眼便看見了女孩驚世的容顏,也看見了自己的祖國和歐洲的繁華在離自己遠去。雖說他和那女孩至今沒有成婚,可一直住在一起而且還有了好幾個孩子。

劇情雖然聽起來不錯,可無奈故事的結局一般,老頭幾經沉浮最終留在手裡的只剩下了一座不大的菜園子和大市場的這一個小攤位,好在當地的中國公司大都是知道他的,也願意儘可能照顧一下他的生意,因此他的日子終歸比旁邊的黑人好些。

但他終究再也不是當年那個能夠叱吒風雲的公子少爺,現在只能每天仰面躺在菜攤後面的粗糙的安樂椅上,有氣無力地和雨三爺這樣恩客一般的買主討價還價。那個女孩也早已變成胖大媽,坐著一會兒便蒼蠅環繞,看起來與旁邊賣胡蘿蔔的賣洋蔥的攤主無異,再也看不出當年讓他驚心動魄傾國傾城的美麗。我們也終不知午夜夢回時分,他將如何看待自己的一生,亦或是他是否還能真的有午夜夢回的時分。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波布非洲 的精彩文章:

非洲寶礦那麼多,你卻只知道鑽石?
在非洲工作生活是怎樣的體驗?

TAG:波布非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