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戰士二式,三角式來訓練正位?
正位是老生常談的一項,
在瑜伽練習當中經常被當做重點去強調,
但是身體如何尋求正位呢?
在練習中老師會強調身體的正位,脊柱中立位,肩肘腕,髖膝踝等等需要保持在正確的位置上,但是正位在體式當中應該如何調整呢?比如經常練習的三角式和戰士二式。
什麼是正位?
首先正位的這個概念是艾揚格大師引進的,他不僅要求骨骼肌肉在正確的位置上運動,還希望讓臟器,腺體等組織在正確的位置上工作。很多人一直追去體式上的力量與伸展,卻忽略了最基礎的正位。
如果長時間練習沒有進步,身體狀態沒有改善,那就需要退回基礎練習去糾正。比如說建一棟大樓,應該先打地基再上樑,但是如果先把梁搭好了再打地基是不是有點安全隱患?練習也一樣,如果不把基礎練好,直接做體式很容易讓自己受傷,或者一直得不到進步。而正位和根基一樣是基礎的基礎。
比如一個膝超伸的人,讓大腿上提,很容易加深超伸的幅度,而且超伸的腿去練習站姿平衡體式對膝蓋的傷害會很大。那應該如何在體式當中尋找正位呢?其實最好的就是山式的練習,山式練習好了,在每一個體式當中都找回山式的感覺,正位就很容易調整出來了。
戰士二式和三角式裡面如何調整正位?
為什麼用這兩個體式舉例子呢,是因為這兩個體式裡面的腿部正位是很難控制的,但是如果調整的好是可以緩解膝關節壓力的。這兩個體式的起式類似,都是雙腳分開,一邊腳尖內收,一邊腳尖外展,以右腳外展為例,左腳轉向內,是由大腿根內旋帶動腳尖向內轉,而不是只動了動腳,如果僅僅轉腳想內的話,膝蓋是不穩定的。腿轉好之後,重心需要放在左腳的腳後跟上,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習慣推小腿的人,會用小腿的力向後推來讓自己站在腳後跟,因此先將膝蓋放鬆,推髖和大腿向後,令腳後跟的重力增加。
左腿建立好之後要保持住,不能丟掉有力的感覺。進入三角式的時候,保持左腿穩定,而且左髖持續向後,讓右大腿骨外旋,大腿想下推,給上身騰出空間向一側倒下來。那麼三角式當中想讓腿部正位保持住,首先就是轉腳的發力點,再就是大腿骨的外旋。我們習慣用膝蓋去調整正位,其實應該調整的是髖關節才對。
而戰士二式比三角式更需要雙腿的力量,那麼左腳後跟的力要更多,屈右膝蹲下去之後右大腿骨繼續外旋,旋的前提就是雙腳需要穩定的,並且內外力相同的壓在地面上。之前我們的練習是讓大關節去遷就小關節,也就是如果實在旋不動可以讓骨盆稍微歪一點,避免膝關節受傷,這種狀況是基於髖關節緊張的人來說的,但是三角式和戰士二都是一個很好的開髖練習,有時候旋不動,感覺髖沒有打開很有可能是因為雙腿的力量不足,無法給身體一個強有力的支撐。
同樣的道理放在其他的體式當中也一樣。下肢的排列需要髂前上棘,膝關節,二三腳趾之間在一條直線上,如果出現折線,就需要調整了。正位不單純是練習上的一個準則,更是讓練習者知道,任何事情,基礎的,簡單的最為重要,如果基礎能建立出來,剩下的就自然會到來,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猜你想讀
乾貨丨瑜伽是如何教會你關注當下,知行合一的?
乾貨丨瑜伽並不是在教你如何拉伸!
我們做最專業最有品質的內容,秒殺所有瑜伽號!
版權聲明
本文版權歸瑜伽檸檬所有,轉載請獲取授權,並註明來源及版權聲明。
Yogalemon瑜伽群
聚集全國各地的瑜伽愛好者。加檸檬妹紙微信ss101377,拉你入群哦!


※如果你想真正做到Ashtanga自我習練嗎,那千萬不要錯過這次序列體式精講!
※不僅能免費看視頻,還能賺很多零花錢!
※什麼時候應該適度停止你的瑜伽練習?關注這5個徵兆!
※當你能把體態評估和精準糾正運用到瑜伽中,才能真正進步
※40+個常用體式的輔助糾正手法,學完你才知道以前你做錯了多少!
TAG:瑜伽檸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