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要當心!高盛又要故技重施!
摘要:高盛和摩根大通正在豪賭下一場金融危機的到來,它們為客戶提供一種新型金融衍生品交易,允許他們從即將發生的崩盤中獲利。類似做法曾在十年前次貸危機爆發後,讓高盛獲利巨大。
在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前,高盛創造了一種新的高級複合型投資產品——擔保債權憑證(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CDO),即以房屋次級抵押貸款為基礎的債權證券。高盛向投資者大量推薦出售CDO,但卻對CDO產品的關鍵信息、市場的看法以及與客戶完全相反的經濟利益情況進行隱瞞,高盛不僅在出售CDO時收取了巨額的服務費,而且還和客戶們做起了「對賭」: 高盛在向客戶們出售CDO的同時,已意識到抵押貸款市場在下滑,於是大量持有抵押債券相關的凈空頭,次貸危機爆發後,高盛獲利巨大,而普通投資者們損失慘重。
而十年後的今天,高盛故伎重演,和上一次金融危機一樣,高盛這次也是在賭下一場金融危機的到來。只不過這次的對象不是次級抵押貸款,而是瀕臨破產的歐洲銀行業。
據外媒報道,高盛和摩根大通正在為客戶提供一種金融衍生品交易,這種金融衍生品「允許投資者押注或者賣空高風險的歐洲銀行債券」。如果債務人面臨償債困境,那麼金融監管機構將會讓這些高風險銀行債券崩盤。這種金融衍生品是「總收益互換」( Total Return Swap,TRS),它是一種類似於信貸違約互換(CDS)的高槓桿衍生品。該衍生品的對象是歐洲銀行發行的AT1債券,當發生一定程度的破產事件時,第一個被清理的就是這種債券,更別說全面爆發金融危機了。
AT1債券是在歐債危機爆發後,歐洲銀行開始發行的一種債券。當初開發它時,就是為了保護納稅人避免承受政府救助計劃的成本,因而它是受救助的第一級金融產品(通常和股票一樣),其收益率也非常高,就像十年前的CDO一樣,在今天的零利率環境下,這些債券已經被全世界的投資者所追捧,市場規模已達1500億美元。
根據美銀美林指數數據,AT1債券的平均收益率大約是4.8%,是高級銀行債券的10倍。投資者對其追捧異常狂熱。
至少也有一些投資者買入AT1債券的目的是為了對衝風險,以防止債券價格崩盤而造成巨大損失,或為了規避又一次銀行危機爆發的風險。這些風險在六月份時就已經很明顯了,當時西班牙人民銀行(Banco Popular Espanol)發行的AT1債券被拋售,部分因為銀行救助計劃。
對於高盛而言,無論是出於對沖的目的還是處於投機交易的目的,這都是好事,因為這意味著TRS有巨大的需求。IHS Markit在官網上發布的報告稱,在整個TRS交易的過程中,TRS指數的買方認為該指數會繼續上漲,而指數的賣方則觀點相反,認為會下跌。
但是如果所有的TRS在發生技術性違約時確實能被結清,那麼為什麼不購買CDS來對沖AT1票據風險呢?答案是:與傳統的風險觸發事件不同,銀行可以在不觸發CDS違約的前提下,跳過債券利息支付。所以投資者們需要一種新型的交易工具,於是高盛的TRS應運而生。
對於高盛的客戶而言,好消息是:客戶們現在對衝下一場金融危機的成本非常非常低。如果歐洲的大型銀行一旦遭受了「不可預料」的金融危機,那麼這些持有TRS空頭的投資者們就會大賺一筆。


※比特幣為何漲不停?
※日本鋼企數據造假,這些年的日企到底怎麼了?
※這隻股成交量放大加主力資金流入,可關注!
※龍虎榜:這隻龍頭資金分歧加大,追高不宜,避開陷阱!
※龍虎榜:這隻上攻有戲?機構、私募、一線遊資齊看好
TAG:妖股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