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天一頓打,孩子考北大?現在的孩子該怎麼教育?

三天一頓打,孩子考北大?現在的孩子該怎麼教育?

古人云:棍棒之下出孝子,黃荊條下出好人。實際上,《論語.顏淵篇》就有關於綱常教育問題的回答。歷史上,曾經在位58年的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古代,子女當然得以老爸馬首是瞻,不能有半絲違背,哪怕是父母錯了。

誠然,生活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戰國時期,孔子以及他的追隨者們提出這樣的理念,也沒有什麼值得批評的。要求父為子綱、君為臣綱、夫為妻綱,若是作為父親,君主以及丈夫的人人品道德皆好,這樣的要求也沒什麼大問題。時至今日,對孩子的教育當然不能像古代歷史上的那麼霸道,動不動就棍棒伺候。

可是,如果作為父母的如果對孩子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打不得不得罵不得。這樣的教育也顯然是有問題的,棍棒之下能不能出孝子,出人才,我們暫且不論。但是這種反過來對孩子一切是從,唯孩子為第一位的教育方式從長遠上來說卻是害了他們。

小編倒是覺得打罵孩子的方式必須謹慎使用,需要家長通過合適的方法、在相對比較私密的環境下,孩子犯了錯的情況下才能使用。當然,這還得考慮孩子本身的心理素質,接受範圍,個性特點等等。從古至今,歷史上的教育觀點發展至今,也要去其糟泊,取其精華,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關於教育孩子最為著名的故事之一,莫過於歷史上孟母三遷和孟母斷機的故事。史書記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這個故事在我國歷史上與「孟母三遷」齊名。

可見歷史上孟母教育藝術之高超,這我國著名的兒童勵志故事之一。俗話說,父母是孩子對好的老師,孩子的很多習慣其實都是受父母的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步非煙 的精彩文章:

誰說屬羊的不好?唐太宗,慈禧和曾國藩都屬羊,比爾蓋茨也屬羊!
宋代模範官吏,為官一生辛勞至死,是教育達人,子孫兒侄多為官!
民國系列:張愛玲把辛苦賺的稿費供養他,他卻與別的女子耳鬢廝磨!
九層妖塔,可不是《鬼吹燈》里才有,歷史上真存在,被稱東方金字塔!
民國偏科才子,數學考了15分上清華,大學期間創造多個第一!

TAG:步非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