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幀神器,看片黑科技
最近努巴尼集錦的觀感相當流暢,據說因為投稿的都是60+幀的視頻,可以說是絲一般順滑。
恕我孤陋寡聞,原來觀看高幀數的視頻是如此舒服。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日常看的視頻大都只是二三十幀,如何才能獲得這種體驗呢?
經過一番搜索發現,居然真的有這種操作!
所以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什麼是插幀黑科技。
據了解到的有兩種方法;一者是SVP,還有就是FMV。原理都是通過運動估算,計算出畫面中物體的運動軌跡,生成新的幀來進行插補。
下面會一一為大家演示。
不過在此之前,還是先介紹下自用的配置,畢竟插幀技術跟硬體也有不小關聯。
CPU:Ryzen3 1300x
主板:七彩虹B350M
顯卡:迪蘭RX560D
內存:海盜船 8G DDR4 3000
硬碟:PNY 256g SSD
這裡要提一下,SVP插幀是AN卡都通用的,而FMV則是AMD的技術;所以這片RX560D兩項技術都是支持的,正好可以用來對比。
上個顯卡正面照
要實現插幀技術,首先要準備幾個軟體。
SVP 4 pro,這個軟體直接通過搜索引擎就可以找到,有免費版本和收費版本。
安裝好了以後軟體會自行檢測並適配設置。
在軟體的控制面板,自己也可以再做一些調整。
接下來下載安裝一個MPC播放器,直接搜索關鍵字MPC-HC就能找得到。
在查看選項裡面進行設置
然後在擴展濾鏡裡面把名為ffdshow raw video filter的選項添加並且勾選設置為首選,到這裡就算完成了svp的插幀設置。
不過在此之前,先看沒有開啟SVP插幀的視頻,以方便對比。
Ctrl+J顯示當前的視頻信息,幀數是二三十左右,跟平時看的電影沒有什麼區別。
開啟SVP插幀以後的同一視頻,右上角顯示的幀數是59,果然是蜜汁絲滑啊。
整個過程固然絲滑,不過因為是4K解析度的資源,所以在拉快進的時候卻有些卡頓,而且幀數波動比較大,反而不美。
切到任務管理一看,原來CPU佔用已經到了60%左右。看來SVP對CPU的要求還是相當高的,自用的1300x在這裡顯得力有不隸了。
那麼就來體驗一下AMD 的FMV插幀技術吧。
需要用到的軟體:顯卡驅動程序 & Bluesky FRC
進入RADEON設置,視頻選項,自定義;
然後將AMD Fluid Motion Video打開
下載安裝Bluesky FRC,點選 Initialize AFM support,然後系統重啟
再到MPC播放器裡面將Bluesky 的濾鏡添加並首選就可以使用了。
果然也是絲滑非常,而且CPU的佔用率並不高。而且整個過程幀數相當穩定,即便是拉快進也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看著看著就餓了,咳咳;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藍精靈;咦?為什麼他們是綠色的。
咳咳,扯遠了;現在使用的是SVP插幀,在播放的時候,CPU佔用率為56%
相對而言就FMV插幀對CPU的使用要低得多,當然,這次是GPU在勞作。
《特效傳》 用插幀觀看,莫名的遊戲CG既視感(腦中自動播放:大家好我是***,是兄弟就來砍我;你的時間非常值錢,,,)
SVP
FMV
其實我更喜歡的是秒速五厘米啊!
SVP
FMV
兩兩對比,似乎伯仲之間,難分軒輊;不過細心觀看之下,顯然是FMV的表現更為出色,全程流暢無撕裂,幀數曲線也是顯得相對穩定。
個人是比較傾向FMV的,因為自用的顯卡恰好支持該項技術,而CPU也不算高端。然而就此來評價兩者孰優孰劣的話,似乎不甚公平。畢竟SVP的確是對CPU比較有要求;而FMV則是更傾向於顯卡,而且為AMD獨有。
所以乾脆不予置評,諸位想體驗這一手黑科技的話,就根據自己的配置來選用吧。


※關於徠聲 RT-1耳機以及藍牙模塊,我有話要說
※iPhone已經失寵,看看現在的攝影師會用什麼手機
※小白向教程——Ryzen RX系列顯卡輕鬆超頻
※終於能用上GeForce Experience了 老鳥的GFE初體驗
※除了聽歌,還能幹點更有趣的——酷狗智能音響開箱體驗
TAG:靈感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