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宗教、修行、修心

宗教、修行、修心

續《這世間真的有神魔鬼怪嗎?》

第二輪社會學結束後總是想著如何梳理一下宗教,只是想的越多,越覺得難以下筆。這個主題太大,我所思所想太少,沒法寫,沒法寫啊。但挖了坑總是要填的,不如藉由我對宗教所感的幾個階段來整理一下思緒吧。

第一個階段:懵懂

對於宗教,我最早的記憶是跟著外婆在觀音娘娘的生日去廟裡燒香,吃一碗素麵。上學後家人從龍華寺請了一尊觀音回家,早晚燒香。有些觀念我也不知怎麼會有,什麼眾生平等,隨緣惜緣,修身養性,境隨心轉,算是佛家觀念吧?當然臨時抱個佛教,考前燒個香,算是迷信吧?且當我一個人在家害怕時,便會呆在客廳,似乎有佛像在,鬼怪就近不了身。

總覺得要力爭做到豁達和與世無爭。也總覺得有「天」的存在,人生遇到的困難都是老天給予的歷練。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萬事皆有因果循環。且當我作虧心事後便會歉疚萬分,惴惴難安個幾天,就怕自己遭報應。我常常和自己對話,黑小人和白小人什麼的,可沒少冒出來作祟。

這種狀態伴隨了我的童年時光。有意思的是,雖然現在老有人說我長不大,可在我的童年沒少人覺得我早熟。長大與長不大,恐怕也不過是參照不同。

第二個階段:糾結

15歲時瞞著媽媽獨自去杭州,第一站便是林隱寺。卻被所謂的導遊強行推銷買了全家平安香,那一句「不要」梗在喉嚨口就是說不出,那本來和善的大姐從原來的慢條斯理突然變成了一路催促,進了寺奪過我的香就扔進了香爐,煙熏地我淚水連連,她便完成任務似的走了。這便是我第一次一個人遊歷所撞上的現實,這一切發生在寺廟,實在讓我感覺顛覆。

曾經一度反感心靈雞湯,認為所謂的佛教故事都是隨口胡謅,虛偽至極。有標榜信佛之人,熟諳經書教義五行八卦,但做事卻總讓我感覺頗不自在,多少覺得有些理念相悖。

我既不吃齋也不念經,不算信佛。但我去過不少寺廟。上海的玉佛寺、杭州的林隱寺、北京的潭柘寺、海南的南山寺、香港的凈蓮禪寺、日本的東大寺,還有台灣的一座不知名的寺廟。當然香港的樂山大佛和黃大仙廟也去過。年紀越大越沒什麼心愿要許,只是想去看看。我最是喜歡人少幽靜的寺廟,人們的誠心正意總是會讓我肅然起敬。最不喜的是看到酒肉和尚和寺廟商業化的傳聞,總覺得玷污了我心中認為的佛門清凈地。

我想我是矛盾的。一邊還是尊敬寺廟;另一邊又深惡痛絕,對所謂的求神禱告不齒。一邊相信命中皆有定數,凡事不要強求;另一邊又相信人定勝天。一邊要求自己做個寬容之人;另一邊又看不慣老好人。一邊告訴自己世上沒有鬼神;另一邊又不敢看鬼怪電影。一邊告訴自己不要迷信;另一邊又很想「舉頭三尺有神明」。

多少人和我一樣呢?真是糾結啊。

第三個階段:探究

學習了哲學和社會學之後,才知道原來這樣的糾結很多人研究過,自成一套體系。今年帶著追尋的心,走訪了很多地方,見了形形色色的人,看了雜七雜八的書。不能說頓悟,只是感覺原來可以用不一樣的眼光來看待宗教。是統治手段是精神鴉片也好,是世界觀是行為準則也好,是心靈探索是修行之路也罷,各人有各人看待宗教的方式,各人有各人的活法。

國慶期間帶上兩三本書,我開始了西藏之旅。藏區的寺廟很有意思。功德箱里不像漢地寺院塞了些五十、一百的大鈔,都是一元和五角的小額紙幣。喇嘛很坦然地收集分類,在佛堂前工作。時間到了,喇嘛們便提著水桶來換凈水,氣喘吁吁,一派忙碌相。

每個寺廟都有自己的特殊氣息。薩迦寺的鈴鐺聲入耳好聽,經書牆震撼人心;塞卡古托寺的喇嘛們下午圍坐在一起辯經,氛圍熱烈;卡久寺生活氣息濃郁,喇嘛們就住在大殿旁,進出殿堂自如,脫鞋念經頗是熱鬧,好像一個大學教室;桑耶寺像個免費公園,綠意盎然。其中小小的佛學院寧靜萬分,大殿中不見喇嘛但袈裟疊地像鞠躬的僧人,恭敬有加。

有的寺廟有志願者來打掃佛像,有的訪客提著油桶來,在燭燈中添一份香油,也算捐了功德。我跟著藏族大哥轉山,一路遇到不少念經參拜的老人年輕人,丟一把桑草,推一下轉經筒,或快或慢地走完一圈。大概我說什麼,西藏的神明也聽不懂吧,始終像個外人,靜靜地觀察著這裡的一切。

一路上還有兩個完全不同風格的人相隨,特別有意思。

室友小水信奉藏傳佛教,在五明佛學院皈依,持有「不殺生戒」。手上綁著一串念珠,每天念經。問起來大有講究,每念一遍便以念珠計數,一串佛珠輪一圈就是念經幾萬遍,真正令人佩服。可是她本人又跟著我們吃魚吃肉…… 這…… 也算持有「不殺生戒」嗎?一路建議多多,別人不聽便強求,頗有點要證明自己一定是正確的意味…… 這…… 算是包容心嗎?到了寺廟規矩拜佛,看到金身則驚叫連連,驚呼「蓮花生大師」…… 這…… 拜的到底是什麼呢?

司機大哥嘉措是藏族人,和小水不同,不愛進寺廟。細問之下原來真進去便規矩多多,轉一圈很是費時。他不喜喇嘛,藏區很多喇嘛也不如我想像的單純。大哥為人熱心,不計較得失,做事隨性。聽說要是乘客太作,他是寧願把錢退了也不做生意,說是「大不了這個錢不賺了」,真真性情中人。年紀不大,但還是一村之長,幫助族人建設家園。待朋友真誠,兄弟眾多,深得人心,頗有江湖大哥的味道。

兩相對比,所謂的皈依不皈依能說明什麼呢?同樣信奉佛教,人與人之間還是不盡相同。是否修心,從來不以經書念了幾遍為依據。

《榮格心理學和藏傳佛教》為我解答了不少疑惑。意識和無意識的對抗,東方和西方的哲學,原來佛教教義的基本議題是心智的運作。那麼所謂的修行便也不代表非要皈依某個教派,不代表要對佛像三跪九叩,心靈的修鍊始終都是對自身的探究和意志的淬鍊。也許就像路德宗所宣揚的「因信稱義」,外在的善功是內在信仰的結果,任何形式都是虛無。

陳嘉映老師在他的著書《價值的理由》中發過這樣的感慨:「有時碰到人問,你是基督教徒嗎?我說不是;不覺得彆扭。他接著問,你是無神論者嗎?我說是;卻有點兒彆扭」。初讀便豁然開朗,原來這樣的感覺並不陌生。科學的興起打破了宗教中的世界觀,導致今人說起宗教也別彆扭扭,彷彿宗教和科學是對立的。然宗教情懷,心靈上的共鳴,對生而為人還是有其意義的。

站在西藏高山上,這個傳說中最接近神的地方,觀雪山之巔,怪石嶙峋,河流湖泊,在自然造物之前,我震撼於自身的渺小,內心湧起對這廣袤天地的崇敬之情。也難怪在藏人眼裡每一座山每一座湖都寄居了神靈,都是他們的神山和神湖。

隨著海拔升高我有時感到頭疼欲裂,心生恐懼。冰川湖泊不輕易見人,想看到就必須徒步前往。平原上輕而易舉的路程在高海拔地區變地艱難無比。有一次和團隊失散,視線所及之處空無一人,只能聽見潺潺流水、粗重喘氣和擂鼓心跳,太陽穴的每一處跳動都讓我意識到自己是如此不堪一擊。最接近神的地方果然不適合人類前往,也是如此才保留了這裡安寧吧。

我時而在想,是不是這心靈的震撼和生理的疼痛,使藏人對神秘力量更為虔誠。對神的敬畏,便是對自然的崇敬以及生命的尊敬。我們從來無力撼動外在的一切,我們需要有所慰藉,需要活下去的動力和希望來面對生活的苦難、面對疼痛和面對生老病死,需要一份相信來支撐自己走完從生到死的漫漫長路。

而這漫長之路,在自然和歷史面前也不過是滄海一粟,甚至都來不及留下一道溝壑。

第四個階段:平常心

似乎又回到了懵懂的階段,在一團黑霧之中仿若看到一點亮光,卻又沒有抓住什麼。便用平常心對待吧,無所謂信或不信,沒必要求個一清二白。

世上的宗教很多,每個教派各有教義,東方的西方的,特殊的普適的。所謂宗教、所謂崇拜、甚至所謂追星,都只是我們在尋找內心的外部投射。我們需要這份東西不可輕易證偽,不被輕易打破,最好永遠都在,永遠值得我們依賴,值得我們寄託情感,最好永遠不背叛我們,不傷害我們,讓我們感覺安全。我們獻上忠誠,然後予取予求。所以宗教是人們的精神鴉片,沉溺形式只會得到自以為是的慰藉。

如果某個偉大的思想從外部吸引了我們,

我們必須理解,它吸引我們,

僅僅因為我們內在回應了它,走出去迎接了它。

—— G. G. 榮格

真正的修行在於內心,面對各種觀念和教條,採納自己內在回應的,願意相信的。人們需要的不是有求必應的神靈,而是一份直視內心相信自己的勇氣;我們需要的不是宗教,而是信仰,信仰在於做人原則和行為準則,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人生是一場修行,苦樂自知。

修習自己的內心,不負光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日星空隨想集 的精彩文章:

TAG:夏日星空隨想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