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同治帝最低等的妃子,被末代皇帝尊為皇貴妃,又被趕出皇宮的榮惠皇貴妃西林覺羅氏

同治帝最低等的妃子,被末代皇帝尊為皇貴妃,又被趕出皇宮的榮惠皇貴妃西林覺羅氏

同治十一年,同治皇帝大婚時,娶了一後四妃,分別是皇后阿魯特氏、慧妃富察氏、瑜嬪赫舍里氏、珣嬪阿魯特氏、瑨貴人西林覺羅氏。

瑨貴人西林覺羅氏出身最低,封號也最低,在後世的知名度也低,但她卻是最長壽,福氣細水長流。她到了民國被末代皇帝溥儀封為皇貴妃,民國十一年溥儀大婚之際,她被尊為榮惠皇貴太妃。她的謚號是敦惠皇貴妃。

西林覺羅氏生於咸豐六年農曆八月初八日(1856年9月6日),是主事羅霖之女, 筆貼式吉卿之孫女,七品官羅定之曾孫女, 參領托普清阿之外孫女,這個出身實在是太低,入宮能作貴人真是不錯了。

據說,同治皇帝最愛的是皇后阿魯特氏,也喜歡白晳秀美的瑜嬪赫舍里氏,不喜歡慈禧太后寵愛的慧妃,而珣嬪阿魯特氏、瑨貴人西林覺羅氏,沒有任何文字講述同治皇帝對她們的好惡,可能真得是沒有存在感,沒人注意到她們,渺小得象路邊的小草一樣。

西林覺羅氏入宮時,被封作瑨貴人,同治十三年(1874)十一月,她就升職了,兩宮皇太后給同治皇帝的名義下旨,西林覺羅氏封為瑨嬪。可是這時候,同治皇帝已經得了天花,病入膏肓,於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1875年1月12日)就駕崩了。等於是西林覺羅氏在馬上當寡婦的時候升職了,這是喜是悲啊?而和她同時進宮的慧妃富察氏都被封作皇貴妃了。

年輕的瑨嬪西林覺羅氏開始了寡居生活,而皇后阿魯特氏被慈禧太后逼死了。這時瑨嬪西林覺羅氏是不是感到當皇后還不如當妃子呢,當妃子還可以活著守寡,當皇后卻要被婆婆逼死,原來母儀天下的尊榮都是虛的,平平安安活著才是最好。

到了光緒二十年,西林覺羅氏封為瑨妃,光緒二十一年五月初六日尊封為貴妃。若是同治皇帝活著,她未必能得到貴妃的封號,在康熙帝時代,生了幾個兒子的妃子連嬪都當不上。這時西林覺羅氏的貴妃生活過得怎樣,史書沒有記載。

但慈禧的女官德齡說,太后把同治皇帝的幾個寡婦妃子關了起來,怕看到她們就傷心。而德齡的妹妹容齡在自己的書裡面提到瑜妃,說瑜妃是個了不起的女人,愛讀書,有才學,有新思想,還經常說我們女人要獨立。這對姐妹的說法有點自相矛盾,既然同治皇帝的寡婦妃子們都被關了起來,容齡又如何見到瑜妃?

但容齡也只提到瑜妃,卻沒有提到瑨妃西林覺羅氏,這說明西林覺羅氏沒有什麼特色,連女官都不注意她。瑜妃是1894年初(光緒二十年正月)晉封為瑜貴妃,而瑨妃西林覺羅氏是光緒二十一年五月初六日尊封為貴妃。瑨妃西林覺羅氏在光緒二十一年已經和瑜妃平起平坐了。

光緒三十四年,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一起病逝了,末代皇帝溥儀即位,瑨妃西林覺羅氏被尊為皇貴妃,當然瑜妃也被尊為皇貴妃。這時發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光緒皇帝的正宮皇后隆裕成了皇太后,成了皇宮的女主人,她居然讓同治帝的寡婦妃子們對她口稱奴才。這時同治帝的慧妃早已病故,只留下瑜妃、瑨妃和珣妃。

同治帝的寡婦妃子們很生氣,因為繼位的末代皇帝溥儀是過繼給她們的丈夫同治皇帝的,等於同治皇帝是宣統皇帝溥儀名義上的父親,而末代皇帝溥儀只是兼祧光緒皇帝,光緒皇帝只是在旁邊沾邊光,副駕駛員。皇位的正統是在同治皇帝這邊。何況同治帝的寡婦妃子們年紀比隆裕太后大,雖是平輩,但是她們也算嫂子輩的人了。

瑜妃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瑨妃和珣妃自然和瑜妃同仇敵愾地反對隆裕皇后,據末代皇帝溥儀說,隆裕皇后把瑜妃、瑨妃和珣妃打入冷宮。

等隆裕皇后崩逝,瑜妃、瑨妃和珣妃好日子就來了,可是光緒帝的瑾妃買通了皇室中掌權的人,成了皇宮的女主人,第一太妃,而自認為正統的同治帝妃子瑜妃、瑨妃和珣妃就成了旁邊人,瑜妃很不服氣,跟瑾妃一直鬥來鬥去,而瑨妃和珣妃卻安心過日子,與世無爭。

後宮之首的瑾妃在宮裡走完了最後一段歲月,崩逝了。 珣妃也在1921年4月14日病故,而瑜妃和瑨妃西林覺羅氏(榮惠皇貴妃)一直活到被馮玉祥趕出宮外的時候。

本來妃子進了宮,一輩子都出不了宮,但瑜妃和瑨妃西林覺羅氏居然出宮居住了。可她們都是老年婦女人,不可能開始新生活了,更不可能改嫁了。

民國二十二年農曆四月二十四日(公元1933年5月18日),榮惠皇貴妃西林覺羅氏病故,享年七十八歲,謚號曰敦惠皇貴妃。民國二十四年葬入清東陵。她是同治皇帝最長壽的妃子,也比光緒皇帝的一後二妃活得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奕瀾居士說文論史 的精彩文章:

乾隆皇帝的妃子金佳氏是朝鮮族人,但並非朝鮮貢女
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的宮斗
婆媳是天敵,慈禧太后緣何極度厭惡同治帝皇后阿魯特氏,直至把她逼死
康熙皇帝還是想傳位於十四阿哥的
康熙帝最喜歡的兒子十四阿哥的福晉們和孩子們

TAG:奕瀾居士說文論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