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看中醫還是看西醫?海內外專家熱議傳統醫藥發展的「中國方子」

看中醫還是看西醫?海內外專家熱議傳統醫藥發展的「中國方子」

現代快報訊(記者蔡夢瑩 文 / 攝)近日,浙江省 " 五年級小學生開中醫課 " 一事,引髮網友對於中醫藥文化的討論。10 月 13 日上午,世界中聯促進中醫立法工作委員會第一屆學術年會在南京召開,100 多名海內外專家就傳統醫藥發展的 " 中國方子 " 展開熱議。

△研討會現場

在現場,由南京中醫藥大學牽頭,經過 2 年時間探索,主題為 " 傳統醫藥納入國家衛生系統的中國實踐及其法律政策保障 " 的研究報告也同時發布。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這也是受世界衛生組織委託的一個重大課題項目。目前課題基本完成研究工作,之後將提交給世衛組織,其中的成功實踐也能夠為其他成員國提供經驗。

數據:三成人 " 有病看西醫,日常保健選中醫 "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項目組在 2016 年 12 月至 2017 年 3 月開展調研。在回收的 5430 份民眾需求調查有效問卷中,有 30.1% 的人懷著 " 有病看西醫,日常保健選中醫 " 心態選擇中醫,而 23.4% 的人會在慢性病久治不愈時才選擇中醫。

△民眾對中醫藥服務接受度高 項目組供圖

從結果中可以看到,民眾對中醫藥服務接受度雖然高,但僅 23.7% 的人會 " 有病首選中醫 "。 傳統醫藥和現代醫學如何融合發展?南京醫科大學黨委書記王長青,也是該項目的負責人。他表示,現代醫學在挽救急重症和患疑難雜症的病人生命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傳統醫學可以發揮在養生、調理、康復等方面的優勢。在調研數據中也可以看出,選擇中醫藥服務的人群中,40.4% 的人認為 " 中醫效果好 ",35% 人覺得 " 副作用小 "。

△中醫藥服務的特色與優勢 項目組供圖

發展:推廣 " 師承 " 模式,小年輕拜老中醫為師

今年 7 月 1 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正式實施。" 得到了國家立法的保證,應該說為全球樹立了一個非常好的樣本 ", 王長青說。在中國,中醫藥服務之所以能夠很好地納入國家衛生系統,關鍵在於中醫藥學的發展得到了國家的政策保障和法律支持。

要想持續發展,還需要人才隊伍培養。他表示," 全國幾乎每個省份都有獨立設置的中醫藥大學,很多高分的孩子也願意報考 "。除此之外,人才培養還應推廣 " 師承 " 模式,鼓勵對中醫事業有追求的年輕人拜師老中醫,傳承老經驗。這些成功的實踐,能夠為世衛組織成員國提供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

探討:中醫藥文化該不該進校園?

近日,浙江省 " 五年級小學生開中醫課 " 一事引發熱議。中醫藥文化到底要不要走入中小學校園?王長青也談了談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中醫藥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中醫文化不是讓孩子們以後都當醫生,而是能得到傳統文化的浸潤。

他舉例,比如家中廚房常備的調味料生薑,就不僅可以調味,也是中醫藥方中很常見的一味藥材。他以自己為例,感冒發燒未必一定要到醫院掛水,可以用傳統醫學方法,用生薑自製治療風寒的湯藥," 我自己的生活經驗就是, 放一些生薑、桂皮,再放一些紅棗,熬一鍋湯,晚上睡覺前趁熱喝下去, 第二天起來感覺舒服不少 "。除此之外,他還表示,太極拳、五禽戲也是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孩子們完全可以在老師帶領下學習,也能強身健體。王長青建議,可以通過生動鮮活的例子,把中醫藥文化普及到中小學生當中去。

(編輯 高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