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跌撞受內傷,家長們莫大意

孩子跌撞受內傷,家長們莫大意

寶寶天性好動,在家或外面玩耍時難免會意外受傷,蹭破皮、扭到手、被開水燙了…之類的都有可能,有些皮外傷比較明顯,但是有的傷害屬於內傷,不易被發現,本期的《小葵花安全調查》——兒童急診室里,一個7歲的男孩兒在託管班由於託管阿姨的疏忽,在跟小朋友玩鬧期間,意外受傷,致肝臟破裂被緊急送醫。

孩子在玩耍時,不少家長沒有仔細留意孩子遇到的跌撞磕碰,但是專家提醒,小孩跌撞傷不可大意,若撞到頭部和腹部要多加觀察,稍不注意會引發大問題。本期的《小葵花安全調查》——小葵花媽媽課堂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孩子如果跌撞受傷,家長們應該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受了內傷?應該如何預防孩子意外受傷?

小孩子的跌傷摔傷一般不會太嚴重,但是「他們可能說不清楚自己哪裡痛,或是什麼程度的痛,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生的診斷結果」。此外,小孩子受外傷時,傷勢的發展或蔓延會比成人更快。同等的力度打在大人和小孩子身上,傷勢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大人會有反射性的保護動作,小孩子則沒有。

若腹部受到撞傷,有可能會導致腹腔大出血,當孩子撞到腹部,家長可以讓孩子平躺,對其腹部進行輕微按壓,如果除了撞傷位置外其他位置也出現疼痛感,就有可能是傷及臟器了,這時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除了頭腹部,還要注意外傷及骨頭。當孩子撞傷手臂或腿腳時,出現一碰就會很疼甚至行動受影響的情況時,家長就可以判斷,孩子有可能傷到筋骨了。此時,不管情況嚴重與否,建議儘快送院檢查治療。

醫生提醒家長,若小孩子撞到或摔到頭部、腹部,應予以重視。撞到頭部有可能會引發顱內出血,這容易被家長忽視,卻有可能會危及生命。如果孩子在撞到頭部後出現頭疼、嗜睡、沒胃口甚至嘔吐的癥狀,家長需要留意,如果癥狀持續,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生活中,意外往往無處不在,孩子更是容易受到傷害,為了讓孩子能更好地預防這些傷害,也為了讓每個家庭都能健康快樂地生活,每個家長都應該高度重視安全問題,防患於未然才是關鍵。

溺水。家中有蹣跚學步的幼兒,洗手間要關門,馬桶蓋隨時蓋上;給孩子洗浴後,家長要及時清空浴盆或浴缸里的水;如果孩子會游泳,也要在水位低於頭部的泳池區域游泳。一旦發現孩子溺水,要立刻呼救和報警。

跌落。窗戶上應安裝一定高度的欄杆,欄杆間距小於9厘米;窗邊不要放桌子、凳子和沙發;保持地面乾爽,浴室內裝扶手,鋪防滑墊;屋內有台階的,也要安裝扶手。

燙傷。盡量不用桌布,以防孩子拉扯桌布導致盛放熱液的容器翻倒;給孩子洗澡時,應先放冷水,再放熱水,使水溫保持在38度左右;把家用強力清潔劑,如除污劑、鹼水、濃硫酸等放在孩子不易碰到的地方,以免被孩子誤食或潑灑到皮膚上,導致化學性燒傷。

中毒。成人不要在孩子面前吃藥;家中保持有一扇開啟的窗,以防煤氣中毒;藥品和清潔劑等要遠離孩子等。

窒息。拿掉兒童床上的毛絨玩具等鬆軟物品,床邊最好不要掛玩具,如果要掛,繩子長度不宜超過17厘米;最好給孩子穿拉鏈衫,如果穿紐扣衫,要時常檢查紐扣是否鬆動脫落;孩子吃東西時,要確保他們伸手可及的區域沒有小顆粒物,如玩具部件、花生粒、葡萄等;不要給3歲以下的孩子吃小顆粒食物,如硬糖、堅果、葡萄和爆米花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