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從周人的遷徙歷程,駁斥周朝的「兩京論」

從周人的遷徙歷程,駁斥周朝的「兩京論」

西周為什麼叫西周?因為它的都城在西都——鎬京。東周為什麼叫東周?因為它的都城在東都——洛邑。這是我們從小獲得的認知,然而事實遠非如此簡單。周朝的都城其實並不只兩京,而且還經過多次遷徙,每次遷徙,都伴隨著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從周朝的遷都過程就可以看出周王室的興衰歷程。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周朝的遷都史。

周人,其實就是古羌人的一支,他們的先祖叫姬棄(后稷),因為善於種植農作物而被堯帝任命為農官,封於邰地(今陝西武功縣),這裡是周人的最早發源地。

隨著夏朝后羿的動亂,后稷的子孫姬不窋將周人遷到了「北豳」(今甘肅省慶陽市)之地避亂,這裡和戎狄接壤。

由於義渠戎的壓迫,姬不窋的子孫姬劉又將周人南遷到了豳地(今彬縣、旬邑縣一帶)。周人在稱「周族」以前,其實叫豳人(現在還有很多豳人的遺迹)。

姬劉的子孫姬亶(古公亶父)完成了周人的最後一次遷徙,從豳地遷到了周原(今岐山縣一帶),並在這裡形成最終的「周族」概念。所以這裡被稱為「周人的發祥地」。

地點很多,大家請結合地圖來看:

其實周原和邰地相隔不遠,所以周人將這裡稱為「周原」(周人原來居住的地方)。

周朝的兩代先王周王季和周文王先後和商朝作戰,但均遭失敗。周文王將周人的第一個都城建到了更靠近殷商的豐地,稱為豐京。周武王為了伐紂方便,又在豐京的對面修了鎬京。兩座城合起來稱為「豐鎬」,周武王伐紂滅商後,就把都城定在豐鎬,這也是後來周朝的西都。

周朝的「三監之亂」後,周公旦又在伊洛之地修建了新都——洛邑,這就是周朝的東都。其實從總總跡象看,周天子此後實際上是在洛邑辦公,並未在鎬京。

直到周穆王時期,由於西戎的猖獗,周穆王才搬回了鎬京辦公。

到了周懿王時期,由於鎬京受到犬戎的威脅,周懿王乾脆放棄鎬京,將都城搬到了犬丘,並在那裡大力發展養馬事業。

到了強勢的周孝王時期,周孝王和犬戎達成和解,又將都城搬回了鎬京。

一直到周幽王,都城都在鎬京。

犬戎殺死周幽王、打破鎬京後,諸侯公卿一部分擁立周幽王的弟弟姬望在河北莫地即天子位,是為周攜王;另一部分擁立周幽王廢棄的太子姬宜臼在申國即天子位,是為周平王。

後來周攜王為晉文侯所殺,西周覆滅;周平王將都城遷往洛邑,史稱東周,東周的都城便一直在洛邑。

到了東周的末代天子——周赧王時期,由於諸侯的欺凌,周赧王在洛邑也待不下去了,於是遷都到西周國的王城,並最終為秦國所滅,東周滅亡。

這就是周朝遷都的全過程。

作者本人申明:該文章獨家發佈於百家號平台,抄襲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周 的精彩文章:

才華橫溢的東周太子—王子晉,本是當王的好苗子,卻做了神仙!
東周還算「周」嗎?
「人質」起源於東周,他們的結局如何呢?
西周、西周國,東周、東周國,到底怎麼區分?
何新論孔(7):「仁」與春秋奴隸制

TAG: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