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臨近雙十一 中通、韻達為何宣布漲價?

臨近雙十一 中通、韻達為何宣布漲價?

人力、物料、運營成本攀升,「三通一達」的成本增速已經高於收入增速。行業研究者認為,加盟模式下,「總部受益,基層受窮」狀態下,快遞市場整體漲價是必然趨勢

記者/陳夢凡 王瓊慧 編輯/屈運栩

近期多家快遞公司宣布漲價引起市場關注。10月11日,中通快遞(NYSE: ZTO)在官網發布聲明稱從即日起調整快遞價格。同日,韻達快遞( 002120.SZ )也在官網發布告客戶書,稱將調整快件價格。對於漲價原因,兩家都提到人力、物料、運輸、運營成本增加等因素。

但中通和韻達均未公布具體的漲價幅度。中通在投資者關係網站上發布的一份聲明解釋稱,漲價具體來說是指,快遞攬收方向配送方支付的最後一公里配送費用提升,加盟商網路向公司(指中通)支付的運輸服務費用提高。不同重量、不同地區的包裹漲價幅度也不相同。北京朝陽區的一位中通快遞員告訴財新記者,在不超重的情況下,其所在站點寄送快遞的價格每公斤上漲2-3塊錢。

與此同時,有消息稱圓通速遞( 600233.SH )在內網發布了《關於圓通網路旺季市場提價的通知》,指導價將在原有價格的基礎上每公斤上調0.3元。10月12日,圓通方面回復財新記者稱近期沒有調價的計劃。申通( 002468.SZ )和順豐( 002352.SZ )方面也回復財新記者稱目前沒有接到價格調整的通知。

從「三通一達」的2017年上半年報來看,各家的營業收入增速已經明顯下降,高增長時期已過,營業成本的增速超過了營業收入的增速。2017年上半年,韻達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3.17%,營業成本同比增長45.83%;申通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5.87%,營業成本則同比增長了26.9%;圓通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56%,營業成本則同比增長了12.78%;中通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1.59%,營業成本則同比增長了32.49%。

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告訴財新記者,目前從成本結構看,加盟式快遞企業這種輕資產模式下的低價競爭策略,不可持續,並逐漸演變成「總部受益,基層受窮」的不良狀態。面對人力、物料等成本的上漲,「三通一達」公司可以從資本市場獲得彈藥對沖成本,但加盟商則只能靠自我造血和自我輸血,而低價競爭策略下,日漸微利的加盟商自我造血能力均在下降。

楊達卿認為,這種情況下,整個加盟快遞模式的漲價是必然趨勢。但整個快遞市場競爭激烈,企業擔心先行漲價會導致客戶流失,因而對於具體的漲價幅度,各家都語焉不詳,企業不想讓對手看到自己的底牌。

國家郵政局發布《2016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指出,整體來看,市場競爭格局變動趨緩,EMS,順豐、「三通一達」、百世7家主要快遞公司佔據的市場份額超過七成。7家公司中快遞業務量最大值是最小值的1.7倍,較上年提高7.8%;快遞業務收入最大值是最小值的2.8倍,較上年提高7.4%,這意味7家快遞公司之間的競爭正在加劇。

對於兩家企業明確表示漲價,其他則不表態的情況,楊達卿認為:「如果大家攜手漲價,一則,可能被視為搞價格操縱等引發質疑或被處罰,這是脆弱的加盟式快遞企業不希望看到的;二則,如果攜手漲價,在服務品質還沒整體大幅提升下,客戶可能流向順豐等高品質服務商,這也是「三通一達」們所不願意看到的。」

前述《2016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顯示,2016年快遞業務量達312.8億件,同比增長51.4%。快遞的平均單價為12.7元,同比下降5.2個百分點,年人均快遞支出為287.4元,同比增長42.7%。報告認為在供給側改革、政策利好、技術升級的背景下,快遞行業機遇仍然很大。但行業整體供給結構不合理、同質低效的發展模式仍未改變,快遞企業末端網店盈利水平下降、運營異常等問題仍然存在。

【轉載指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新TMT 的精彩文章:

股東訴樂視影業隱瞞經營情況 雙方各執一詞
共享單車開啟入冬模式
肖力:九成中國企業安全不及格
以色列創業者:你認識華為的人么?阿里呢?
HTC割肉止損 將部分手機資產11億美元賣給谷歌

TAG:財新TM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