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圖敦煌遺書辯亡論:唐人寫本中的翹楚

國圖敦煌遺書辯亡論:唐人寫本中的翹楚

國圖敦煌遺書辯亡論:唐人寫本中的翹楚

國圖敦煌遺書辯亡論:唐人寫本中的翹楚

國家圖書館收藏的敦煌遺書中,有幸保存了一卷西晉文學家陸機的《辯亡論》(上篇),黃紙墨書,工楷寫就,字體舒朗俊秀,是敦煌唐人寫本中的翹楚。

陸機(261—303),字士衡,三國吳國吳郡(今江蘇蘇州)人,名將陸遜之孫、陸抗之子。20歲時,東吳滅亡,他退居家鄉,閉門勤學。故國的淪亡,祖、父創業的艱辛,促使他進行檢討。陸機以其秀逸的天賦,宏麗的辭藻,仿賈誼的《過秦論》,鋪陳出一篇洋洋大論《辯亡論》。此文為古代政論名篇,《三國志》、《昭明文選》均收錄。

《辯亡論》敘述了東吳的興亡和陸氏家族的功勛,把能否知人善任作為國家興亡的緣由,議論滔滔,筆勢流暢,成為古代政論中著名的篇什,以至保薦他的張華讚歎說:「人之為文,常恨才少,而子更患其多。」

陸機著作流傳到現在的只有詩107首、文127篇,相當一部分都佚失不存了。《辯亡論》因為是文論名篇,被陳壽《三國志》和梁太子蕭統《昭明文選》收錄,一直流傳下來,確屬難能可貴。

此件黃紙墨書,工楷寫就,字體舒朗俊秀,筆致流麗謹嚴,具有初唐書手風格,為敦煌唐人寫本中的翹楚。將其與《三國志》及《昭明文選》中所收《辯亡論》對比,發現多處異體字、俗字和異文,比較不同文本出現的「如此」和「若此」、「川流」和「順流」、「而」和「則」、「於」和「乎」等。因此,《辨亡論》具有獨特的文獻價值和文字價值。

敦煌藏經洞發現之後,敦煌遺書流散到世界各地。經學者比對考證,此件《辨亡論》與國家博物館藏陸機《五等論》、敦煌研究院藏李蕭遠《運命論》為同一個人所抄寫。此外,法國國家圖書館所藏的P.2645號可以與敦煌研究院藏本《運命論》前後銜接。這幾個寫卷的行款、字體完全一致,存在著相同的修改痕迹,因而出自同一部《文選》抄本。

《辨亡論》,三國陸機撰,唐代寫本,中國國家圖書館館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善本古籍 的精彩文章:

讓舊書流動起來
《浙江省古籍普查報告》發布
日本長崎大學教授連清吉:日本漢學發展的當代啟示
王輝斌:《中國樂府詩批評史》自序

TAG:善本古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