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被他蠱惑,姜維被他排擠,要是沒有他蜀漢不會那麼快滅亡
導語:記得《矛盾論》裡面這麼說過,內因才是主導事物發展的關鍵,我們研究歷史就是研究這些內因,一個國家的滅亡不是無緣無故的,人禍佔有大部分因素。今天我們談談三國時期的蜀漢滅亡,就好這個小人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要不是他劉禪不會那麼墮落,大將姜維也不會無用武之地,蜀漢也不會那麼快滅亡。哪怕是魏國兵臨成都城下時,要不是他在劉禪耳邊勸降,劉禪也不會手握10萬精兵而向鄧艾的數千士兵投降!他是就是蜀漢宦官黃皓!
黃皓剛開始只是蜀漢後宮一個不起眼的小宦官,從劉禪繼位後,他就一直鞍前馬後的服侍劉禪,深得劉禪的信任,加上黃皓很會阿諛奉承,對劉禪百依百順,把劉禪哄得團團轉。雖然劉禪很想提拔黃皓,但是一直有蜀漢重臣董允壓著,黃皓不得已做了很久的黃門丞。董允去世後,黃皓的機會才來了,他開始參與朝政也沒有人阻攔他了,直到最後他開始專秉朝政。黃皓也從一個黃門令成為中常侍、奉車都尉。
開始的時候,黃皓對劉禪百依百順,言聽計從,當黃皓的勢力越來越大,劉禪對他越來越信任時,劉禪對他也就言聽計從了。劉禪的兄弟劉永,對黃皓得勢非常不滿,黃皓就經常在劉禪面前說劉永的壞話,劉禪漸漸疏遠劉永,以致劉永竟十多年不能朝見劉禪,最後劉禪就把劉永放到外地去作官。
黃皓不僅離間劉禪和他兄弟的關係,還離間劉禪和武將直接的關係。姜維對宦官黃皓干政非常不滿意,他向劉禪上奏把黃皓處死,劉禪不答應,劉禪認為黃皓只不過是一個小人,不要太放在心上,劉禪命令黃皓向姜維謝罪,但姜維見黃皓在朝中的勢力很大,恐怕會對自己不利。姜維對此也感到非常害怕,於是請求到沓中屯田,從此不敢回成都了。
公元262年,司馬昭任鍾會為鎮西將軍都督關中,目的就是準備攻打蜀國,姜維上表劉禪說要調兵遣將提前做好準備。沒有主見的劉禪找來黃皓商量此事,黃皓本來就恨姜維,這次正好報復他,他給劉禪就讒言說這是姜維想表現自己,故意製造戰爭的氣氛。劉禪還是不放心,於是黃皓用占卜來蠱惑劉禪,他帶劉禪去求神問卜,結果還真應驗了:說不會發生戰爭,劉禪也信以為真。於是劉禪也就沒當回事,而朝中其他大臣全不知道此事。劉禪繼續在宮中過著花天酒地的日子,歌舞笙蕭,日夜玩樂,最終迎來了亡國的命運。
公元263年,司馬昭三路大軍伐蜀,魏將鄧艾偷渡陰平,克綿竹,殺諸葛瞻父子,兵臨成都城下。這個時候劉禪手握10萬精兵,其他方向的援軍也在趕來,就連吳國的援軍也在趕來的路上。蜀漢的君臣被鄧艾的突然出現嚇破了膽,加上以黃皓為主的文管主張求和,本來就沒有主見的劉禪稀里糊塗的出城投降了,蜀漢滅亡。
鄧艾就是劉禪的投降後,進入成都,他聽說黃皓為人奸詐陰險,於是命人把黃皓抓了起來,準備把他殺了,但是黃皓用重金收買了鄧艾身邊的人,逃過了一劫。 蜀國滅亡後,劉禪及一些蜀漢大臣被遷往洛陽居住,受封為安樂公,司馬昭聽說黃皓是個禍國殃民的小人,於是下令將他凌遲處死。這又是報應啊,不是不報時候不到!


※張作霖有7個結拜兄弟,但是只有這個兄弟當了漢奸
※她和慈禧一樣垂簾聽政,但是她的名聲比慈禧好多了
※此國曆朝歷代都是中國的藩屬國,清朝戰敗後馬上和清朝劃清界限
※宗人府到底是個什麼單位?連皇帝都對它畏懼三分
TAG:琢磨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