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要一塵不變的訓練模式?試試這些新方法!
大家好,我是Aaron。
這幾天和一些健身小夥伴交流訓練心得,很多人反饋最多的問題就是,「到了瓶頸期」,「肌肉和力量都沒有辦法持續的增長」。
其實,對於已經有了基礎運動習慣的同學們來講,瓶頸期的原因多種多樣,既有可能是因為營養(蛋白質)補充沒有跟上,也有可能是大肌肉群的訓練頻率過低,還有可能是自身已經適應了一塵不變的訓練模式。
今天,我就將訓練模式單獨拎出來,分享下除了基礎的「每個動作4組,每組12次,組間休息60秒」以外,還有什麼額外的訓練法則,大家可以予以借鑒。
再次強調下,今天介紹的訓練方法,都屬於難度相對比較高的,剛剛開始練習GloriaFit以及Aaron s Pump的童鞋,可以留著以後看。
金字塔訓練法
顧名思義,這是一種每組加重訓練法,簡單來說,就是每組重量遞增,而次數遞減的訓練模式。
以平板杠鈴卧推為例:
GIF/1K
第一組杠鈴卧推,選擇大概自己能推的最大重量的50%,做完12個;
第二組可以選擇增加10%的重量,而次數從原本12個降為10個;
第三組繼續增加10%,而次數降為8個;
第四組繼續增加10%重量,努力做4-6個;
這套訓練方法的意義在於,通過一開始較低重量對於肌肉的預熱,之後可以逐步提升肌力水平。
預先疲勞訓練法
這種訓練理念更加適合於大肌肉群,比如腿部、背部、胸部肌群的訓練。
主要原理就是先進行單關節活動的孤立式動作,然後再進行雙關節的複合式動作。
以腿部肌肉群訓練為例:
先選擇坐姿器械腿屈伸,針對股四頭肌完成4組動作,這樣腿部得到了初步的活動;
之後,再進行深蹲訓練。
GIF/1K
GIF/1K
再舉個例子,如果以胸部訓練為例:
先做啞鈴飛鳥,這是個孤立動作,更多的訓練胸肌的中縫
然後再做杠鈴/啞鈴卧推。
GIF/1K
GIF/1K
超級組訓練法
這個名詞對於一些健身老鳥來說,肯定不陌生。
這種訓練理念簡單來說,就是在連續做完2個動作各一組之後,再進行休息,從而對肌肉產生更強的刺激效果。
超級組訓練大體上又會分成兩套小的訓練理念。
1.由拮抗肌群(就是做某個動作時主動肌肉+被動肌肉)組合而成,動作之間沒有休息。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訓練手臂時,肱二頭肌+肱三頭肌為一組:
先做一組杠鈴彎舉,這個動作鍛煉的是肱二頭肌;
GIF/1K
這組做完後,不休息,繼續做一組繩索下壓,鍛煉肱三頭肌;
GIF/1K
上述兩個動作做完後,再休息60秒;之後重複。
2. 相同的肌群組合,選擇不同角度或位置,採用2個或2個以上動作予以鍛煉,動作之間沒有休息。
還是以肱二頭肌訓練為例,
杠鈴彎舉+窄距彎舉,鍛煉的分別是肱二頭肌的長頭和短頭;
GIF/1K
GIF/1K
組間不休息,每個動作各做完一組後,再休息60秒;之後重複。
其實以上的訓練方法,大家可以自由組合,比如,可以將預先疲勞法與超級組組合在一起,或者金字塔訓練法與超級組組合在一起,不同的訓練方案可以換著花樣刺激你的肌肉群,就可以進一步提升訓練效果了。
大家如果有任何疑問的話,歡迎後台留言給我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