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山東泰安億元「秋褲村」每三戶就有一戶做秋褲
2017年10月12日消息,山東泰安。近幾天泰安的天氣逐漸轉涼,最低氣溫已不足10℃。相信很多人,已經把壓箱底的秋褲給拿出來了。你可知道,在泰安有一個靠針織業致富、專業生產秋褲的村莊,它就是泰山區邱家店鎮的姚家坡村。
10月12日,記者來到姚家坡村,一進村就看到了一輛輛滿載布料的大車,停在村民家門前。乾淨整潔的道路兩邊,樹立著各種樣式的廣告牌。這些廣告牌有一個共同的關鍵字,就是「針織」。據了解,姚家坡村生產秋褲的歷史已有30多年,現在300多戶村民中有130多戶從事針織生產工作。
姚家坡村民委員會主任王太法告訴記者,以前村裡土地貧瘠,村民收入比較少,所以很多村民就開始從事針織手工業,他們生產的秋褲批發價最低三塊五一條,市面上賣10至20元不等,比較適合中低端消費人群。
村民的收入水平靠加工秋褲逐漸提高。現在姚家坡村生產的秋褲已經銷往了全國各地,整個村的年銷售額已經過億元,是名副其實的靠「針織業」富起來的村莊。
百福紡織是姚家坡村針織生產規模較大的廠家,老闆張繼國和李美夫婦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從事針織產業。最開始他們銷售是很艱難的,通常都是由張繼國提著包去濟南或者泰安擺地攤,往往都是天還沒亮就出門,夜深了才回家。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他們生產的秋褲,已經成了搶手貨,很多客戶都是提前來訂貨,一年營業額過百萬,年銷售量將近10萬件。
在內蒙古、東北、河北、河南等地都有他們生產的秋褲的身影。記者一走進百福紡織的廠房,就看到機器在「轟轟」的轉動,工人們都在忙碌地進行裁剪、縫紉等工作。這種傳統工藝和機械化的結合,大大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和質量。
姚家坡村的「秋褲」產業不僅富了本村人,還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帶動了附近村莊的發展。在成品整理區,一位上了年紀的女工正在專心致志的整理成品秋衣秋褲。這位女工姓張,今年已經60歲了,以前的主要收入來源是攤煎餅,不僅累收入也不高,自從來到百福紡織工作,收入提高了,工作強度也沒有原來那麼大。最重要的就是有時間照顧孩子了,她告訴記者,自己對這份工作十分滿意。
如今,隨著姚家坡村銷售額的提高,這個村莊的名氣也越來越大,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它是泰安秋褲生產「第一村」。而姚家坡村也依靠針織業的發展,成為了泰安市經濟強村和新農村建設重點示範村。


※男子為幫朋友緩解失戀痛苦 開包廂與其吸毒被捕
※輝瑞13價肺炎疫苗斷貨或至年底 私立醫院要價翻倍
※特朗普再懟媒體!怒斥NBC報道不實:威脅要吊銷其執照
※在通脹問題上分歧加劇 美聯儲年底加息尚存變數
※中國紡織業「走出去」拓出新天地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