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醴泉長流為慈心,眾生合力扶古寺寒貧

醴泉長流為慈心,眾生合力扶古寺寒貧

《禮記·禮運》曰:「天降甘露,地出醴泉。」醴泉長流不絕,故生天地生息之氣。山寺巋然不動,故生萬物慈悲之心。山寺醴泉,合而為一,有心有佛有慈悲,亦有醴泉岩禪寺。

醴泉岩禪寺位於福建大金湖西岸,與甘露岩寺、寶蓋岩寺、天台岩寺、瑞豐岩寺並稱為泰寧五大岩洞禪寺,始建於唐宋,後毀於元代兵亂,明代重建,後來又毀於「文化大革命」期間,1982年在原有的基礎上依岩重修,漸成氣勢。

禪寺有兩重山門,第一重橫書「醴泉禪寺」,第二重橫書「巢雲古剎」。此外,在醴泉岩左側的石壁上有一條裂縫,一股清泉從約七十米高的空中直瀉而下,春夏秋冬,輪迴更替,長流不絕。

岩禪寺廟建於丹霞岩洞中,寺廟門前有一對聯,名曰:「雲隱天開面 泉來月有聲」,蘊涵無限禪味。山寺挺立,於主峰峭壁之間,澗溪之水,穿越峽谷,奔流而下,直瀉百丈,春則聲若鳴雷,秋則若佩玉清響,因其長流不歇,水質清澈甘洌,故曰「醴泉」。

醴泉岩禪寺有一奇觀,乃是寺廟所建之禪堂,現存的大雄寶殿翻建於明朝,已近五百年,大柱幽黑,蛀跡明顯,佛殿二層,底層佛堂,上層禪堂。頗合禪宗百丈祖師倡導的「只建禪堂不建佛堂」祖訓。

醴泉岩禪寺雖風景秀麗、景觀奇特,但處於高地,山中高寒清冷且低溫時間較長,每到冬季,在寺廟中修行的僧人們總是飽受風寒,無以對抗。而廟內僧人二十間寮房沒有基本的衛浴和取暖設備,僧人只能依靠單薄的衣服禦寒,寺中生活甚是清寒貧苦。

此外,因為禪堂中沒有地暖設備,所以每當信眾來拜謁聽經時,也常被凍得瑟瑟發抖,可見長期在禪堂為信眾們念經祈福的僧人們更是寒苦。

醴泉岩禪寺的住持和法師們每每看到此情景,都是心疼不已,雖有心為之,但奈何個人力量尚小無法籌備充足資金。現今為同修同獲布施之功德,向眾生髮起募捐,為寺廟僧人的二十間寮房和120平方的禪堂鋪置衛浴設備和地暖設備,以改善寺廟修行環境。願眾生合力,為山寺中的修行之人燃起一團暖火。

誠願同修一起發菩提心,護持修行師父之功德,願眾生有緣發心實修的道友,都能早證菩提,共成佛道佛菩薩。

援助

中國現存大量古寺、廟宇、道觀等,因歷史、戰亂等各種因素受損嚴重亟待修復,功德海尋求有志於為恢復道場貢獻一份力量的你!

友愛功德海

一點付出,渡人達己,友愛功德海帶領萬千的信眾共鑄中國宗教事業的修復和發展,一起加入我們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功德海 的精彩文章:

第一屆臨濟宗太姥法脈聯誼會於連江琯頭象龍寺隆重舉行
人生需要五面鏡子,每一面都照出坎坷前行的你,過好 一生不容易
經濟、情感壓力太大怎麼辦,法師告訴你可以這樣做
「皈依三寶」道教入門第一步
助印結緣《道德經》,中華民族的「聖經」

TAG:功德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