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加說,智能鎖不只是房間的入口,也是雲的入口
時至今日,也許仍有很多人將互聯網智能鎖(下文簡稱「智能鎖」)與電子鎖混為一談。這也難怪,在自家安裝電子鎖的用戶都不算主流,普通消費者對智能鎖就更是陌生。
與其把智能鎖理解成鎖具的升級,不如將其理解為智能硬體的一分子,或者智能家居的一部分。如果我們認為「互聯網」是智能家居不可或缺的要素,那麼智能鎖其實是較早實現大規模聯網、較早通過「雲端」管理的硬體先驅。比起常被消費者戲謔成「智障家居」的其他硬體,近年來大規模投入商用的智能鎖,可以算是相當「聰明」。
作為國內智能鎖行業的佼佼者,成立於2013年的火河科技——更為人熟知的品牌名是「果加」,便講述了一把平凡鎖具所蘊含的辛苦。
鐵鎖與雲端
雖然一些消費者對智能鎖還是略感陌生,但以果加為代表的互聯網智能鎖企業所生產的商用產品,已經逐漸成為了國內商旅住宿、長租短租乃至新興地產的標配。
這一過程是從無到有的。對如果加般的智能鎖企業,即便如今與包括自如、小豬、途家、綠地、萬科的數十家企業達成合作,起初賣鎖的時候,也需要費力解釋智能鎖與電子鎖之不同。
那麼,商住房為何需要智能鎖呢?概括起來,是為了給商住房從線下管理到線上管理提供一個最好的入口,落實O2O的閉環。
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智能鎖對商住房的意義。租客退房時,假如使用傳統門鎖,房東或者管家需要回收租客手中的鑰匙;這一過程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即便使用電子鎖(密碼鎖),退房時也需要耐心且及時地一遍遍修改密碼,這在房產規模較大(對企業而言),或租客往來頻繁(對短租而言)時,無疑為管理者增添了極大的工作量,偶爾出錯也是在所難免。
當今時代,我們很容易想到,只有聯網和集中管理才可以輕鬆地解決這一問題。所幸,憑藉中國相關產業在硬體設計及製造方面的積累,以及果加等先行企業的努力,果加成立後不久,其第一代智能鎖產品便在2014年初迅速上線——這款產品很快進入了國內最大的公寓O2O運營商自如的視野,果加與自如因此結緣,並一口氣打通了智能鎖商用的業務模式,在之後數年將其發揚光大。
智能鎖在租住領域的普及絕不僅僅意味著商家得到了便利。事實上,租客也由此享受到了更好的服務。
比如,面對傳統鎖具或純線下的密碼鎖,租客忘帶鑰匙或記錯密碼時,站在家門口的感覺是崩潰的。即便快速聯繫公寓管理人尋求幫助,由於反饋鏈條太長,解決問題的時間恐怕要以小時為單位進行計算。想像一下,如果這不是下班點,而是凌晨呢?如果不是獨自歸家,而是和友人一起呢?如果不是你忘了密碼,而是公寓更換了密碼卻不及通知,或者通知了但你沒收到簡訊呢?
這些尷尬和暴怒,聯網的智能鎖都可以迅速解決。首先,智能鎖可以使用機械鑰匙或密碼打開,但並不依賴鑰匙或密碼。用戶手機中的app,乃至各種身份識別的方式,都可以讓用戶「憑手機」或者「憑自己」便暢行無阻。其次,智能鎖連接雲端,商家通過SaaS更新密碼時,閉環內的通知總能準確下達,何況果加雲平台還有自己的簡訊中心。
再比如,對於租客和商家而言,「分享鑰匙/密碼」在往常是個不大不小的忌諱。身為租客的你偶爾會將密碼告訴來訪的父母或朋友,但假如在此期間房屋內發生事故,比如失竊,這個責任該由誰負擔呢?智能鎖對開門、關門的每一次記錄在相當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假如每次開門都要負責任,不法之徒的僥倖心理便無從生根。
對家庭用戶而言,智能鎖的「雲」也十分有用。一方面,用戶可以為不同的家庭成員分發不同的密碼,這樣,哪一位在幾點到家便一目了然。另一方面,假如有人在不正常的時間悄然來訪,甚至門鎖遭受暴力損毀,用戶的手機馬上就能收到通知。
果加將智能鎖聯網的特性,及圍繞智能鎖搭建的一系列網路服務如app、網關、SaaS、API、SDK及ERS等統稱為「硬體雲」。如果加CEO段方華所言,果加的本質是科技公司和互聯網公司,而不只是賣鎖、裝鎖的;智能鎖的智能在於app及雲端,而不只在於鎖具本身。
簡而言之,智能鎖是住房的入口級產品。住戶和商戶通過雲端收集、管理並分享信息,掌握住房的使用情況,這是純線下的電子鎖無法實現的。
內外兼修
即便諸多功能傍身,如今智能鎖還是較多應用在to B領域,to C的市場並不容易打開。即便果加2016年在京東眾籌的嘗試取得了募資5443182元、達到5443%進度的驕人成績,段方華也坦誠地表示,大多消費者對智能鎖還是沒有特別清晰的認知。
其實何止消費者對智能鎖存在誤解?拿這次京東眾籌來說,果加智能鎖上線之初居然被京東歸類到「五金類」——這恐怕令讀者您也莞爾一笑。不過,眾籌結束後,京東將智能鎖劃入了3C類產品,並且果加也一舉成為了首家進駐京東自營的智能鎖品牌。
打動消費者與打動企業,都不是只憑模式就能做到的。創業容易,經營不易。思路容易,產品不易。即便我們都能輕易地說出鎖具聯網的價值,做好一個能聯網的鎖具卻又是另一番境界。從13年探索至今,果加推出的產品涵蓋外門鎖、內門鎖、WiFi基站及藍牙基站,外門鎖又細分為商用和家用——從豐富的品類便可看出,智能鎖不是看上去那麼簡單的生意。
實際上,鎖具可能在很相當長的時間內都確實是個「簡單」的生意。拿傳統鎖具來說,我們現在的機械鎖和幾十年前相比並無太大變化,其實和幾百年前相比也沒有本質變化。段方華剛開始研究門鎖時,赫然發現門鎖這一商品難以推廣的原因——設計落後、質量粗糙還是其次,門鎖的特殊性質決定了其同時擁有左右、內外、木門用鐵門用、有無天地鉤的四個維度,SKU種類之多,不僅令消費者大呼複雜,也令生產者頗感無聊。
因此,果加在搭建一系列網路服務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升級鎖具本身的設計和工藝。即便對於非製造業出身的段方華來說,這是一件並不容易的事情。
對互聯網人而言,工廠是個陌生的環境,一切在科技圈通行的,高效且透明的交流方式,在機器的叮咣聲中都要變個樣子。不過,製造業發達、產業鏈完整的珠三角,也是最能實現關於智能硬體的諸多奇策之地;只要設計者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製造者的潛力,價廉物美的好產品從來不是幻想。
通過內部結構的大幅度優化,果加終結了門鎖的四個維度,將左右、內外、木鐵、有無天地鉤的N種門鎖統一成了一個模型。這無疑為生產和銷售帶來了巨大的便利:想像一下在電商下單時要同時考慮諸多要素的麻煩吧。即便如今的to C之路尚不平坦,SKU的極大簡化便是搬去了一塊巨石。
果加對設計頗為自信
智能硬體一定要考慮的問題便是聯網方式,這也令諸多企業做出不易的取捨。果加為多數用戶提供WiFi智能鎖的同時,也為網路不暢的地區提供了藍牙智能鎖。藍牙智能鎖同樣可通過內嵌組件連接4G網路,從而直達雲端。這種區別設計為更大範圍的用戶提供了便利。
果加也豐富了門鎖的表面塗層。2016年夏天,果加在京東眾籌智能鎖F1時,消費者還只有兩種顏色可選。一年以後在淘寶眾籌發布的智能鎖F0,則一口氣擴展到7種顏色,而且採用雙曲面彩色面板,外形科技感十足。在功能、質量與審美的多重追求中,果加生產的智能鎖已逐漸成為具備時尚屬性的3C類消費品。
從「五金」到「3C」
「表面功夫」的意義絕不止於吸引個人消費。事實上,當智能鎖應用於酒店、民宿,尤其特色景點的特色住房時,如果不能實現多樣的表面工藝,便很難與環境融為一體。在段方華的設想中,木屋要有木屋的智能鎖,竹樓要有竹樓的智能鎖。只是停留在傳統工藝的範疇,便無法最好地服務此類客戶。
最可貴的是,果加還在不斷地攀升門鎖的基礎性能。果加的第一代智能鎖產品,聯網的頻率是每30秒一次,這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使用的便利。不過,當時的產品已經能做到12個月左右的續航,在同類產品中堪稱佼佼,1年的續航也幾乎不影響用戶正常使用,何況有低電量提示。今年果加的產品,已經升級為實時聯網,不會再有些微延遲,而續航甚至進一步提升到14個月。
對技術與藝術同時的關注,在質量、功能、產能多方面的追求,外在的工業設計、結構設計、嵌入式設計及內在的app設計、雲端系統設計,乃至對客戶實際應用中的業務覆蓋、流程追蹤,從銷售、安裝到運維、客服,果加將「全設計」的概念延伸到每一個環節。
這聽上去並不像是2013年成立的初創企業該操的心。在一個存量不小的新生市場,企業理應集中精神開拓市場,實現爆髮式的銷售、爆髮式的收入增長。但段方華卻騰出一隻手修鍊「內功」,不斷打磨一些「沒那麼科技」的細節。某種程度上,對產品的極端專註,對客戶的極端負責,甚至令人感動。
利用數據,還是不用?
除了與自如、小豬、途家、綠地、萬科等企業合作,成為了商住房的「入口」,果加在資本市場也獲得了相當程度的肯定。2015年9月,果加獲得啟迪創投的Pre-A輪投資,之後在一年內接連斬獲A輪及B輪,其中A輪來自梅花天使創投及安芙蘭資本。據悉,果加最近也啟動了C輪計劃。
按照常理,已至B輪的企業應已有穩健的商業模式;但對於果加來說,也不盡然。雖然與各大商住房企業的合作順風順水,但果加同樣面臨著幾乎所有智能鎖廠商都面臨的問題:如果僅僅參考to C的成績,果加還只是一家尚在試探的企業,即便他們在產品的「時尚化」方面做了如此多努力。
這也導致所有的智能鎖企業在大眾市場都略顯陌生,何況段方華雖然意識到了智能鎖的「入口」地位,在對其價值的開掘上也較為審慎。如今的果加智能鎖主要依靠app、密碼和機械鑰匙開啟,即便如此,由於掌握著「用戶是否在家」及「用戶幾時歸家」的信息,也仍有極大的數據價值;在可以想像的將來,如果智能鎖添加指紋、虹膜乃至人像識別,作為萬千租戶歸家的入口,數據潛力更是難以估量。
當然,我們可以想像,如果要開掘智能鎖的大數據價值,產品本身的功能、性能還都有待提升,不可捨本逐末;且C端市場也務必更為擴大,不然數據意義也較為有限。這對目前的果加來說,可能是下一階段的挑戰。
另一方面,如果將智能鎖不僅視作家居的入口,也視作智能家居的入口,小小的門鎖能起到的作用也將更大。在這方面,果加是否能為更多智能家居提供解決方案呢?
其實,僅僅將果加視作一家智能鎖企業或許也是不恰當的。從13年創立至今,果加一直自視為商旅住宿與消費者見的數據管道商及家庭居住安全的管理服務商。智能鎖對於果加本身,大概也只是一個「入口」。
虎嗅2017年腦洞評獎投稿開始啦!引人沉迷的螞蟻森林,本應小眾卻一炮而紅的《中國有嘻哈》,簡直有病的《辦公室小野》,還記得這些新鮮貨嗎?10月14日至10月21日,任何科技、商業、設計、文化領域的中國本土創新項目,只要誕生於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期間,歡迎通過此表單向我們投稿!評選結果將在FM節揭曉,FM節購票及贊助請看過來!


※從產品經理角度,來看「捆綁銷售」的罪與罰
※快遞公司集體漲價,因為「成本上漲」,多麼動人的「謊言」
※英倫范兒的寶馬 MINI,Made in 保定
※一年四個月的反思:在一線城市,有多少人正在「被創業」?
※我是英國人胡潤,我來介紹下中國哪些人最有錢
TAG:虎嗅APP |